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盛世国师 > 第114章

第114章(6 / 8)

一点吧,居然让他买了一大片的临海的地方。

不过在其他人看来,大概是浪费钱吧。

宿谊想起,慕晏此次来青州,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造船建工坊出海贸易,立刻明白慕晏的意思了。

“不过谁说的临海就是没用的地方。”宿谊自言自语。

穿越者必须接触的东西,除了玻璃之外,不就是盐了?宿谊可是知道很详细的制盐方法,甚至对从古至今制盐方法的变革都了然于胸,并且全部尝试过。

盐是很多化学实验的原料,作为技术宅的宿谊当然对盐感兴趣。

盐在很多朝代都管控的十分严格,实行专卖制度,仅隋文帝到唐玄宗开元初年这一段时间,开放了盐的买卖。

昱朝实行的是唐初的政策,即虽然会收税,但盐可以自由买卖。不过看样子,很快这政策就会收紧了。现在朝中已经有人提出,盐的专卖政策。即民产官收,不允许自由买卖。这些就和华国封建社会大部分时候差不多了。

宿谊觉得,如果盐的销量上去了,由官产民销似乎更符合国家利益和民众利益。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己之见而已,而且如果官府腐朽,肯定会出问题。

不过官府腐朽,怎么都会出问题,倒也不差这一点了。

宿谊对这些不在行,但提高盐的产量,倒是没有问题。他知道盐铁是封建社会很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对这方面一直很小心翼翼,很怕触犯到谁的利益,最后落个不得好死的地步。

铁也就算了,钢铁一直是“国营”,上次炼钢法直接给了皇帝,皇帝又瞒得紧,所以并未引起什么风波。

盐这一点,他一直不敢触碰。他一直以为盐是专卖,若是贸然提高盐的产量,是不是砸盐商的饭碗?

结果宿谊到了青州之后,才知道自己想太多。现在盐不但自由产销,而且因为产盐工艺太落后,根本没有成气候的盐商。现在盐都是以小家为单位,小商贩自产自销。

清朝盐商那么牛逼,是因为明清引岸制度,即盐运使衙门收钱后给商人盐引,商人有了盐引之后就能向盐户买盐,并且销售。稍稍有点脑子的人,看着这个制度,就知道盐商可以从中获得暴利。那时候盐商基本上是世袭。

现在没有引岸制度,自然没盐商什么事。所以宿谊之前想了那么多,是自己吓自己。

不过宿谊可不知道什么引岸制度,什么盐商的来源。他只知道盐既然不是官府专卖,谁都可以买卖,那在商言商,慕晏的庄子制造了盐,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