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4 / 4)
个时空的华夏向近代史改革的基础。
那时候他读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正年轻,十分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回到那个时代,跟那开国皇帝一同,把贼寇赶出国土,赶回老家,再围了他们的首都,满载金银而归。
没想到穿越到另一个时空,他居然真有完成这个梦想的时候。
虽然不一定追那么远——毕竟史书中是皇帝亲征,追多远,只要后勤跟得上,都是皇帝自己说了算,他只是一介臣子,可是不成的。
封蔚倒是有这个脾气和底气。
但打败对方之后,要一笔赔偿不为过吧?用钱换俘虏什么的,应该对方也会愿意吧?
打仗首先要知己知彼,因为离得远,虽然对尼德兰王国还是有所耳闻,但其对本土的了解肯定不如余柏林深,余柏林不说人家风俗民情,连人家地形地貌都很清楚。
“有余大人这资料,打到他们老家去都可以了。”一将领呐呐道,眼中满是惋惜。
要是德王也在这,有德王顶着,这群人说不定真会撺掇着,打到他们老家去。
余柏林为这次出征做出的第二个贡献,就是检查了全群的军火配置,对战船上的军火配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经工匠执行之后,的确比之前要来的更顺手。
众人不由赞叹,余柏林不愧是首先提出火枪和火炮之人,他才是真正的行家。
第三点,他改变了派兵布阵,使其更能发挥炮火的威力。
毕竟大家都是冷兵器时代搞惯了,不像余柏林本身就出自枪支的时代。
三点下来,奠定了余柏林在军中的主导地位。
如今准备完毕,海军在岸边整装待发,只看对方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