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4 / 8)
大宝嫌弃撇。
余柏林和曾毓对视一眼,都不由用袖子掩住憋不住笑意的嘴角。
利用地热温室种植,自秦便有了。封蔚给地穿衣,用的是竹木当骨架,一种薄而透光的纸作为棚衣。
这种纸纤维较为坚韧,再加上大棚的角度,一般的风吹不破。
只是纸的透光度有限,一般苗长出之后,大棚就会扯去。而且如果下雨,就得换棚衣、虽然纸并不算贵重的物品,但一亩地都要用纸覆盖,还要在下雨后更换,其耗费就不是普通百姓能承担的。
在余柏林所处的时代,大型的大棚都是用塑料薄膜制作,温室则多是由玻璃搭建。不过在非规模化的小农户家中,大棚也常用纸做,在种子出苗破土之后就撤掉大棚,烂在地上的纸翻进土里,直接就能腐化被土壤吸收,并不麻烦。
封蔚就是听余柏林偶然提起,才会突发奇思妙想,自己来试试。
余柏林倒想弄出塑料或者玻璃,但他能做出火药,画出枪支设计图,甚至内燃机他也能知道构造。但塑料和玻璃要怎么做,他还真不知道。
据说玻璃是二氧化硅?塑料是聚乙烯聚氯乙烯?但二氧化硅要怎么变成玻璃,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要怎么得到,他真的是不记得了。
或许课堂化学中学到过,但没用到的东西,他都忘得差不多了。
要是知道会穿越,他一定会重新花时间学习数学化学物理生物。
因为不知道汽油怎么炼化出来,余柏林画出内燃机都不知道怎么使用,最古早的蒸汽机他又不知道构造。
不过晖朝能工巧匠这么多,总会有人试验出来吧。
实在不成,让外出的船队多留心一下。玻璃国外已经开始大规模制作,石油的利用,大概也有人开始实施了。咱大晖条件这么好,挖个把个人来为大晖效力,总是没问题的。
余柏林算盘打着噼啪响,就差实践了。
这么想来,等北疆稳定之后,余柏林还有的是事做。
余柏林在神游的时候,封蔚已经怂恿大宝挽着袖子,拿着锄头除草施肥。
看着大宝皱着一张俊俏的小脸,给庄家施农家肥,余柏林一脸黢黑。
这封蔚到底想干什么?就算要让大宝种地,浇水不成吗,非得施肥!也没见他施肥,不都是让其他人代劳吗?
不过大宝拒绝了余柏林的帮忙,真憋着气一个人施完了了整片地的肥。
封蔚有些尴尬:“你还真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