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3 / 8)
。
“封陈曦为太子太师,即刻入京赴任。”
此密旨并未提及封蔚之前提及翰文馆和国子监,仅说太子太师一职。
太子太师为虚阶,多为朝臣兼任。此旨仅说此虚阶,明摆着等陈老爷子进京之后,正式圣旨将有其他官职加封。
“臣,接旨,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陈老爷子老泪纵横,伸出颤颤悠悠的双手,接住密旨。
“太子太师请起。”封蔚将陈老爷子扶起。
陈老爷子低头看了那加盖了玉玺的密旨好几遍,然后又对着北方跪下,头磕在地下,长拜不起。
这次封蔚并未再将陈老爷子扶起。
他知道陈老爷子只是太过激动,以此动作表达自己心中难以宣泄的感情。
陈老爷子在武宗时期就深受武宗皇帝信任,为武宗留给太子的托孤辅臣之一。
太子紧随武宗暴毙,陈老爷子是力挺皇长孙继位的臣子之一。
但因太子暴毙,文宗早有准备,打了太子一脉一个措手不及。其余重臣,在年幼的皇长孙,和素有贤名、已经而立的文宗之间,又太子是未登基便离世,支持皇长孙,恐皇室倾轧,为晖朝着想,多数选择了文宗。
陈老爷子当年被轮番劝说,见大势已去,为保皇长孙,也只能支持文宗继位。
但文宗继位之后,陈老爷子多次为先太子封号、为太子妃和皇长孙待遇向文宗进谏,终遭厌弃,左迁外放。
陈老爷子在任上矜矜业业,政绩斐然,又在朝中素有盛名。文宗即使对陈老爷子很不喜,也为了名声,不得不暂时不理睬。
陈老爷子在外地一干许多年,后为文宗江南稳定立下汗马功劳,连陈沛这长房嫡子都差点折在追杀中。
后江南事了,文宗不但没有嘉赏陈老爷子,反而以陈老爷子失察为由,撸掉了陈老爷子官职,而后苏州陈家其他人的官职也陆陆续续被免掉。
若不是朝中非何家派系的重臣据理力争,甚至以死相逼,陈家可不仅仅是被免职这么简单了。
其实文宗并非想要在陈家立下大功劳之后不赏反罚,文宗这么爱惜名声,又并非昏君,做不出此事。
文宗知道,即使陈家心中放不下太子,但只要他励精图治,又有皇子继承皇位,陈家为晖朝着想,即使皇长孙要谋反,也不会加入。
再说了,皇长孙也没能力造反。
他皇位坐稳了,他的皇子就是正统。
文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