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8 / 22)
“你怎么不上天呢?”
封蔚想了想:“恐高?”
余柏林:“……”不想理他了。
大宝小宝见了余柏林回来,也不再缠着封蔚放风筝。有余柏林就够了。
前几个月余柏林专心著书,大宝小宝即使还是常常来王府,也都乖巧的不去麻烦余柏林。
大宝还会帮余柏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递递书本,检查错字之类。
像个小书童一样。
余柏林一边著书,一边耐心给大宝解释自己书中所写道理。哪怕讲的不多,大宝听起来,也比宫里新来的老师讲的好。
太子的老师不能总空着,封庭又认定了余柏林,因此只叫翰林院的人轮流给太子讲课。
翰林院除少数有幸得到文辅和皇帝赏识直接进入内阁轮值之外,其余大多数人都在熬资历。资历够了就有资格轮值内阁,起草诏书,让皇帝看到。
现在多一个途径给他们表现,翰林院众人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使尽浑身解数向太子推销自己。
谁知过犹不及,太过卖弄反而让太子不喜。
大宝聪慧,得余柏林教导后比一般蒙童懂得多,他们那群人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在大宝看来,只能给一个关爱傻子的眼神。
大宝心里通透着,这群大人以为大宝什么都不懂,其实大宝什么都懂,就算不懂也会把事情告诉封庭,他爹会告诉他们,这些愚蠢的大人的愚蠢行为,背后的愚蠢意思。
也幸亏大宝是个好孩子,在这种熏陶下,也还是个谦虚可爱为人友善的好孩子,没变成封蔚这样的中二病。
在听到大宝说起皇帝陛下的教导之后,余柏林不由扶额。
他总算知道封蔚怎么变成这幅德行的。长兄如父,封蔚被皇帝陛下一手拉扯大,他的性格养成,自然皇帝陛下功不可没。
原来皇帝陛下是隐形中二病……
不过想想皇帝陛下过往,好像……这种性格也不难理解。
大概,也许。
大宝这么软和,估计是基因突变。
余柏林在张岳的严格审查下,稿子终于“一审通过”。现在张岳正揣着余柏林的稿子,去找老朋友们继续探讨。
会试之前,余柏林不好上门拜访其他大儒——这些大儒很可能成为下一届会试考官,张岳为了余柏林将来成绩不被人怀疑,早早请求皇帝陛下,不参与下一届会试监考和改卷。
余柏林不能去,张岳却是可以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