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婉谏(5 / 7)
很注意说话的技巧的。教导凌蔚,也是劝说他,那怒骂和死谏什么的,那是面对已经用各种巧劝劝说不动,明摆着已经没用的君王,才用的最后的笨办法。人若是能活着,谁不想或者。一心求死,那就是死心的表现。
所以凌蔚别看了几本歌颂文人忠骨的诗文,就想着要向那种方向学习,跑到皇帝面前什么怒骂指责之类。人无完人,皇帝也不可能不犯错,就跟凌蔚自己也不可能不犯错一样。真觉得不对,好好说就成,当今皇上是明君,会接纳意见的。
特别是赵昭,都直接写信来骂凌蔚了,那话里意思特别明显,说凌蔚别向朝里那几个搅屎棍学习,天天想着死谏死谏,屁大点事就嚷着要长跪不起要撞柱子,说是为国为民还不如说是给自己刷名声攒名气,你老师我特别看不起那种其实一丁点用都没有的人,你要是想向那些人学,我就把你逐出师门。
凌蔚看着是满头冷汗。老师也想的太多了吧……他是这种沽名钓誉的人吗?好吧,他确实沽名钓誉,但是也不会用这种笨办法啊。
“鹰飞,你说明明他们写信教导我,都头头是道,怎么面对太子,就那么……苛刻?”凌蔚不解。
他其实除了学问之外,和这些人的交流肯定不多,所以他还以为这些人在官场上就是这副摸样呢,心中还想着皇帝陛下这剂药下的挺猛,是不是又揠苗助长了。
结果这不是挺正常吗?
黎膺不由失笑:“若真是遇到芝麻大小的事就嚷着死谏的这种人,如何能得到皇兄重用,并被皇兄任命为东宫辅臣?诸位大人平时还是很懂得如何说话的。不然你看看,他们教导的学生如何?”
凌蔚想想也是。那郑司业的学生,可都对郑司业亲近的很,即使学生有过错,郑司业也是以温言细语的劝说为主。郑司业曾经说过,责骂什么的,并不能让一个人变成好人。教育,就是言传身教,让不好的人自己感觉到惭愧。
有这种思想的老师,其实已经是一个好老师了。所以皇帝陛下被前太傅坑了之后,好好扒拉了一下京城中著名的大学问家和他们的教学方法,以及弟子情况,才选出这么个班底给太子用。
说起来,也是颇为辛苦了。
但谁知道,对别人算个好老师,对太子就完全变了个人似的。
“那接下来,就要问人为何在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而明知道不对,还要坚持下去。”凌蔚叹气,“我是越发搞不懂了。”
黎膺道:“有何不解?不过是因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