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1 / 5)
刚过了1990年元旦,青山县的所有干部们就加班加点的把各个村的承包金给核算出来了。
然后一一拨款,趁着春节前,把钱发到了这些人的手里。
这一整年来,青山的老百姓们是期待又紧张的。
一直担心药材种植不起来,政府发不出来钱,耽误他们一年收入。后来药材长出来了,又担心政府卖不出去,又发不出来钱。
这情绪一直持续到这次承包金发放。
各村的会计早早的就搭建起来了台子,吆喝着全村老百姓来领承包金。
承包金都是统一的标准,按照往年每亩平均收入来发放的,所以数据都很透明。
看着前面堆起来的长长钱,老百姓们激动的满脸通红的往前面挤着,生怕去晚了钱就没了。
村干部们大声喊着,“别急别急,急有什么用。排队,都排队拿钱。谁挤就站最后面。”
这下子才没人敢挤上去了。
但是却勾着脑袋看着。
“李二柱家里,六亩地,一年每亩五十元标准,参与做工人数三人,工钱一年每人一百元标准,一共六百元。”
听到这数据,叫李二柱的村民满脸激动的往前面去拿钱。
“这还有工钱呢 。”
“说好了发工钱的,当然给发。政府还能骗人 ?”
村干部们一脸骄傲道。
等着拿钱的工人激动坏了。
原本以为就往年的补贴而已。没想到还能额外的那一份工钱呢。
往年一年能收三百多就不错了,今年竟然还能多拿。
而且这工钱可真的不少。
和城里工人收入肯定是不能比的,可是他们也很满足了。毕竟往年累死累活的也就三四百收入呢。那时候可没人给他们发工钱。
这一笔额外的收入,让村民们原本茫然的脸上也多了鲜活的气色,各个都喜笑颜开的。
唯一担心的就是来年没粮食吃。
去年一整年没种地呢,家里存粮要吃完了。
村干部就告诉他们,“不用担心,心里早就运了好多粮食来镇上粮站了,你们都去买。价格便宜着呢。你们自己去镇上买粮吃。不止粮,还有肉。”
农民们没去粮站买过粮食,他们还停留在过去那种吃商品粮才能够去买粮食的时候,“要票不?”
“不要票,早不要票了。拿了钱就去买,记得带袋子去。”
拿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