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4)
新闻的时效性,也就两天左右。
李季阳想要争取到的,也就是这四十八个小时的时间,打个时间差。
等到两天过后,哪怕这个院长回来将那个小鲜肉的名字说出来,大众对于杨篱的印象也已经定型了,不会有多少人再去看所谓的澄清帖的。路人缘这种东西,说败坏立刻就能败坏,纯粹看怎么操作而已。
这么短的时间,哪怕杨篱这边准备开始捐款都扛不住。
他捐了就是心虚,不捐的话就得任凭舆论先骂他一波。
不过当红艺人遭遇这种事情也是理所当然的,杨篱要是识相的话,只要离开香港,不再想着和他争夺资源就是了,他也没有这么多的闲工夫继续和杨篱耗。
李季阳对于自己弄出来的这一波事还算满意。
就算对方知道是他干的也没关系,他又没有指名道姓,撑死了也就是带带节奏罢了,思维发散得最多的是广大的吃瓜群众,可不是他啊。
“让那些营销号继续发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记住不要带大名。”李季阳继续吩咐道,“不然到时候被杨篱工作室告了可不关我的事。纸媒在网上发的那个消息,再等十个小时就主动删除吧,要做得像是被公关了一样才好。”
彻彻底底地让杨篱背上这口锅!
到时候,杨篱就算是有一万张口都说不清,谁让他黑粉太多了呢。
“是。”
李季阳脸上带出了一点微笑来。
这一次的打击有效的话,那么也可以开始准备下一次的打击了。
刷微博的人忽然发现有另一个话题上热搜了。
营销号们开始发一篇标题叫“什么是慈善?这就是慈善!”的文章。
同时跟着文章一起放上来的,还有几张杨篱和一群穿着统一服装的工人的合照,里面包括杨篱在内的人,都笑得十分开心。
如果仔细看,会发现这些工人的年纪都不小了。
最小的,看起来也有四十岁,还有不少五六十岁的老人家。
杨篱这边一共放上了四张照片。
这些照片里的合影群众,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其中甚至还有一些不那么健康的残疾人。
年纪大的这些工人主要做的是外部包装。
就是将小杨酒馆贩卖的酒包装好之后,在盒子的外面用特制的绳索扎成一个漂亮的提手的工作。
这种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却又能提高方便度的工作很适合这些上了点年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