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二五章(1 / 4)
虽说皇帝只召了萧端一人,然而实际御书房内此时至少聚集了十几位大臣,且以保皇党居多。
丁正一、王定永与刘珂俱在此列,有的还微微喘着粗气,显然也是刚刚赶到。
萧峥率先走入,一看到眼前场景,顿时眸色一沉。
看来其中有些蹊跷。
因是急召,三人也没做准备便直接赶了过来。好在文素之前的朝服尚未换下,此时刚好可以派上用场。萧峥叔侄俩则都是身着朱子深衣,白衣胜雪,风韵有余而稍逊庄重。
若是以前,丁正一肯定少不得就此大做文章,而今日却是难得的一言不发,更甚至面对摄政王时还目光闪烁,似有些心虚。
文素与萧端刚向皇帝见了礼,便听萧峥沉声问道:“敢问陛下何事急召平阳王进宫?”
“这……”皇帝眼神闪烁,模样比丁正一还心虚,脸都不可遏制的红了起来。
“陛下,何事?”萧峥走近一步,气势升腾。
“皇、皇叔,是因江淮一带的水患……”
萧峥微微一愣。
此时的南方正处于梅雨时节,正是洪涝的高发期。而今年还要比往年更严重些,梅雨来的早且持续时间长,近一月的雨水浇灌下来,终于引发了水患。
这些萧峥早已从奏折中得知,所幸并不严重,奏折中称只是“毁田数倾,人畜所伤寥寥”而已。何况灾患所在又是吴王占据的江南等地,所以他当时并没有采取措施。却不知今日为何会突然被皇帝提上了议程,而且还是瞒着他的。
萧峥暗暗盘算了一番,终是不解:“陛下因何提及此事?”
皇帝的脸色恢复正常,随之染上一丝不符年龄的沉重,“皇叔有所不知,今日快马急报,连续五日暴雨导致沿江地区接连几处决堤,伤亡惨重,哀鸿遍野。”
“什么?”萧峥不可思议的扬高了声音,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突然恶化。
听闻家乡遭受重灾的文素顿时面露忧色,而一边的萧端则越发疑惑,此事与召见他有何关联?
奏折是在萧峥送人时到达京城的,因是八百里加急,谁也不敢耽误,便送交到了宫中给皇帝过目。这也是萧峥允许的,若有重要奏折摄政王府无暇顾及,可改变顺序,先送宫中再做处理。
小皇帝毕竟还未曾处理过这样的灾情,看完奏折就慌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召内阁首辅与左都御史等人进宫商议。
丁正一觉得此事可大可小,虽说吴王为保存实力不可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