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4 / 5)
找间酒家喝上几杯解解闷,忽有一队禁军护送着一辆马车朝这边驶来。荀绍打马退开让道,车忽然停下,里面有人叫她:“荀将军。”
荀绍一听竟是公主的声音,忙上前行礼。
侍女打着帘子,永安公主探身出来道:“你这是要去哪里?若有闲暇,陪本宫一起去寺中进香如何?”
荀绍那日送她回宫便听她说要请僧人替那死去的护卫超度,没想到她竟挑在了日暮时分。
公主有命,哪敢不从。她立即应下。
寺庙坐落在洛都北郊,叫宝光寺,已有百年历史。永安公主虔心向佛,是这里的常客。
荀绍跟着她进了大殿,模像样地拜了拜佛,又全程陪同做完了法事,再出来时头晕乎乎的,只想睡上一觉。
公主亲昵地挽着她胳膊道:“我带你去见住持,他手上有件宝物,兴许我能求来。”
荀绍一听有宝物,有了些精神。
住持是个中年人,面目刚正,但常年修身养性,眉眼间尽是温婉之色。
永安公主在他面前落座,姿态十分谦卑:“方丈,本宫听闻贵宝刹有一宝物,乃当年建寺高僧竺弥伽亲手所结,百年不腐,受香火供奉至今,可保人趋吉避凶,免受血光之灾,不知能否赐赠?”
住持道:“不过一根绳子,人心向善,自然能趋吉避凶。公主对此物如此高看,贫僧本该成全,可惜已经被人求走了。”
永安公主皱眉:“何人能求得此物?”
“是宁都侯。”
公主瞬间释怀:“原来如此,本宫正是要为他求的,既然这样,倒免了许多麻烦。”她心满意足地道谢告辞。
荀绍跟着起身,故意落后一步,趁着无人,迅速扯了扯脖子上的绳子问住持:“大师,你说的绳子是不是这根?”
住持瞥了一眼,呼了声佛号:“正是,贫僧以为宁都侯耗费心神是为了自己安危,原来是为了女施主。”
荀绍意外:“如何耗费心神?”
“阿弥陀佛,佛门之地不讲权势,贫僧要求宁都侯每日来此打坐诵经,满九九八十一日后方可考虑是否要将绳子相赠。不想他竟真的亲自前来,有好几次还是深夜才到,贫僧感其心诚,这才赠给了他。”
荀绍心中大震,他把坠子给她时说的那般轻巧,她都没在意,原来竟有这样的来历。她记得他那时候旧伤又复发了啊,又何必为了这样一件小事大费周折。
“荀将军?”
永安公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