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部分(1 / 6)
耳边道:“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只要把一件事告诉婆母,相信很快就有机会出头了。”她伸手拍了拍福琴的肩膀,“福琴,你该知道夫人叫你送那些药的用意,下决心要趁早。”
福琴稳住心神,尽量不露出吃惊的神情,静静的问她:“三少奶奶说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
作者有话要说:李氏露出真面目了,嗯哼,看你们还一直盯着文夫人那对,扭转视线中……
41
清明修谱 ...
转眼清明将至,文家人都开始忙碌起来,首要的大事便是将季礼添入文家族谱之内。季礼改了名字,上报了朝廷,自然是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但是圣上倒是没说什么,反而还对季礼委以重任,一入官场便进入了大理寺任职,专职司法,可见对他的器重。这么一来,文家更要对他重视,清明之时不过是要添个名字进族谱,却还是兴师动众的从苏州请来了几位族中的长辈做见证。
清明的事宜仍旧是由太夫人口头吩咐的,不过实际安排还是由文夫人经手的,显然太夫人已经放手让她自己去应付这一切了。期间吴氏一直耐心的等着文家对她做出个合理的安排,却不曾想根本没有人问起过她。她觉得文家至少得给她一个正式的名分吧,现在纵使丫鬟们叫她一声“吴姨娘”,却总是觉得名不正言不顺。可是要她主动开口去要这个名分,她又说不出口,更何况现在安排一切的都是文夫人,她自然不愿在文夫人面前低头。
而吴氏之所以觉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顺,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偃之对她的态度。自她进入文家以来,文偃之就没有出现过。她倒不指望文偃之再宠眷她,毕竟她已经不再年轻貌美。可是她发现文偃之就算不来看她,身边也没有其他的女子相伴。
吴氏年轻之时见到文偃之时,只觉得他是风流倜傥之人,现在看来,事情好像不是那样。她以为文偃之风流成性,现在不喜自己定是因为自己人老珠黄,那么总该有年轻貌美的其他姬妾才是,只是看来看去,又发觉不是。
吴氏觉得很失落,这种失落不是因为文偃之没有来看过她才产生的,而是她觉得自己对这么多年一直在守望着的人根本就不了解。当初那个偶然相见对她伸手一笑的年轻公子,风流张扬,耀若骄阳,现在到了文家才发现他根本不是以前的那个文大人了。
也许唯一能给她安慰的就是季礼了。起码现在因为季礼的关系,整个文家上下都是对她毕恭毕敬的。吴氏微微一想,也就释怀了。她这样的年纪,还有什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