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3 / 5)
然大笑。
这个时候哪里有什么男孩会织布的,那是不怕人笑话了。
“不过,”赵成松话锋一转,“现在要建厂房,本来也是要招工的,不过那个要过几日,兴许是直接去各个村上招工,到时候大家等等再看。”
建房子这个招工就不算特别有技术活的事儿了,有力气跟着就能干。而且这是庵堂发出的消息,不少人还记得去年底的时候庵堂建立时,听说可是顿顿有肉吃。
不少人立刻将赵成松的话给记下来了,等着这几日都注意庵堂这边的动向,另外又有人打算回自己村里头也和其他没有出来的人说一说。
讲到这里已经说的差不多,赵成松便对众人做了个总结。
“总之,这招女工虽然说是不限年龄的,可是还是要年纪得过得去,女娃娃要在十二岁以上的才行,太小的过来不定是做活还是我们照顾人呢,年龄再往上的,五十以上也不成了,手脚就不利落了,一台机子给她做那就亏了,这个年龄你们都要记住了,不要到时候过来的人都不合年纪,那都是要被退回去的。”
众人将这个又记在了心里。
汹涌热闹了一阵的人群此时才有些开始散去。不过这也就是一会儿的功夫,等过一段时间换了一批新的路人过来,这事儿还是要从头到尾说一遍。
最后说到天色快黑,赵成松的嗓子都快哑了,赶着在大夫回城里之前让他给自己开了一副润喉的茶来吃。
招工的事儿这边在进行,另一边刘平南亲自督导着工厂建设的事儿。
林若青手上不缺地,现在手上也不缺钱,粉黛经营到了现在,加上她原本就有的银子,林若青手上总共有一万一千两银子。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起码建一个能容纳百人的纺织厂没有任何问题。
纺织厂如果成功建立,和粉黛又是不一样的赚钱法。粉黛上头如果说靠的是核心技术,纺织厂则是林若青真的完全未曾涉足过的领域了。
当然,未涉足说的是工厂的运营和建立,如果单说绣花织布,她和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女孩子一样,都是会的。因此在反复看了一些文字记述和奇拉给自己的图样以后,林若青也渐渐摸出了一点规律来。
宋国现在的审美偏好于大气,无论从衣服的成色以及绣花的样式,都很讲求精致与雕琢,布料本身大多以素雅为主调。
但是异域那边不同,他们讲求热烈奔放,像是宋国大婚时候才会穿在身上的红袍子,他们日日都能穿。更不说一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