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2 / 7)
守自盗,下官便寻思着,或许是检举之人唯恐被牵连报复,所以不愿意露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的确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便比如说,专门管理钱法的鲁伯赫都没有发现搀铸的情况,炉头又是索额图的亲戚,保密做的这么严谨,这个检举之人是如何发现的呢?
云禩低声对胤禛道:“我总觉得,要想查出更多,应该从这个检举之人下手。”
四爷点头道:“八弟与我想一块去了。”
“这不对啊,不对!”太子突然敲着账本道:“这账目不对。”
鲁伯赫吓得脸色惨白,咕咚一声跪在地上,道:“太子明鉴!下官不敢作假啊!这些账目都是户部记录,绝没有一条出入!”
太子道:“你自己个儿看看,这个流通数量对么?便算是搀铸的铜钱有折损,容易损坏,那么四年下来,按照宝泉局铸钱的速度,减掉折损的速度,还剩下的流通货币数量,和现在对应不上,流通的数量远远比预期要少,这些钱,都进了谁的荷包?!”
鲁伯赫连连磕头,道:“这……太子您有所不知,容下官禀明。”
鲁伯赫没有在账面上作假,若是作假,也不会这么明目张胆了。
太子看的也没错,铸钱的数量,减去掺假容易折损的数量,应该是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数量,但实际上流通的数量,要比他们计算的数量少很多。
鲁伯赫道:“太子有所不知,这民间常有不法商贾,通过银两换小钱,熔钱而得铜,所以民间的小钱数量,是日益减少,虽朝廷有立法,熔钱是重罪,但因为有利可图,所以这样的商贾屡禁不止啊!”
“熔钱?”太子显然以前不知道这种事儿。
大爷则是清楚的,道:“我日前也听说过,一两银子可以买铜七斤,但用一两银子兑换铜钱的话,可以兑换一千。倘或熔掉这一千铜钱,得铜八斤有余,比直接买铜整整多出一斤,这还只是一两银子,而商贾们用铜量大,其中的利益自然不必多说。”
“原是如此。”太子恍然大悟道:“这钱款的出入如此之大,竟有这般多的不法商贾?”
鲁伯赫也是无奈,道:“确实如此,屡禁不止,这些年已经放开了一些采铜税,采铜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但熔钱还是有利可图,但凡有利,自然有一些趋之若鹜的不法之人争相恐后,户部已经派了很多人管理此事,但是……唉——真真儿是屡禁不止啊,今日查,明日还有人明知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