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13)
看。”
云禩将墨宝的卷轴展开,那边梁九功很有眼力见儿,立刻上前,和云禩一起将卷轴展开。
“好!”康熙只看了一眼,便大声喝采,道:“好字啊!入木三分,苍劲有力!”
好字都讲究入木三分,力透纸背,这字已经被表过了,所以是不是力透纸背看不出来,但那气势绝对入木三分,并非软绵绵的画花儿。
何止是好字,而且是好诗。
果不其然,康熙也发现了,描写的是歌舞太平的诗词,简单来说就是歌功颂德,百姓吃得饱,大臣和谐,皇上英明等等,康熙一看,更是欢心,随口道:“如此好诗,如此好字,是出自何人之手?怎么的没有落款?”
因着陈梦雷怕是八爷拿出来充数的诗词,所以故意没有落款,这会子反倒提起了康熙的兴趣。
云禩则是道:“此人虽然精于诗词歌赋,但是唯恐皇上见到了他的名字会有不快,所以不敢落款。”
“哦?是谁?”康熙越来越有兴趣了,道:“到底是何人,为何会惹朕不快?”
云禩道:“儿臣不敢欺瞒皇阿玛,其实此人正是翰林院供职,陈梦雷陈先生,陈先生因着日前犯案,所以唯恐惹得皇上不快,便不敢署名。”
“原是如此。”康熙点点头。
康熙看起来是个温和之人,但其实他心里头跟明镜一样,好像甚么都清楚,一点子也不糊涂,
当年李光地和陈梦雷的事情,康熙也是知道的,两边各执一词,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陈梦雷的清白,李光地最后也只是出面求情,而不是出面作证,所以康熙无奈之下,将陈梦雷发配。
说实在的,康熙还觉得挺惋惜的,陈梦雷再次回到京城之后,整个人都变了样子,阴沉了下来,也不爱说话了,也不爱吟诗作对了,除了在翰林院公干,其余时候总是见不到人,别的文人都喜欢在康熙面前现弄,知道康熙喜欢有文采之人,但是陈梦雷是一刻也不在康熙面前多待。
康熙想到这里,不由又感叹起来:“陈梦雷果然是有大才之人。”
云禩又把诗词念给康熙来听,康熙听了越来越喜欢,越听越起劲儿,果然是喜好文学之人,抚掌道:“好诗好诗!”
云禩顺水推舟的道:“皇阿玛今日兴致如此高,为何不叫陈先生过来对诗?”
“是了!”康熙立刻对梁九功道:“去,传召陈梦雷。”
“是,皇上。”梁九功应声,转身离开了乾清宫。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