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会盟设坛(1 / 5)
张让的计策的确管用了, 文和先生的确破功, 再也维持不住那张狡诈的假面。
只可惜文和先生却是个硬骨头, 什么也不愿多说。
吕布奉命去查了文和先生的过往,众人这才发现,文和先生之所以这般为佟高卖命, 自然并不是因着金银财宝的收买。
而是难倒了天下名士的那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古有春秋死士豫让,为报智伯瑶大恩, “吞炭漆身”、“伏桥如厕”,屡身犯险, 行刺赵襄子, 最后更是自刎,以报答知己恩情。
而文和先生看起来,恰似这世上诸多的“豫让”之一。
却说贾诩此人,年少之时并不出名, 一直默默无闻,都不曾举孝廉, 只是被一个孝廉相中。
当然也有人说过, 贾诩乃当世张良, 陈平在世, 说他拥有济世大才。
只可惜贾诩生不逢时, 一晃三十岁有余, 旁人都文武全才,而贾诩此人病怏怏一个,又未投胎在大家族之中, 整日里为口粮发愁。
贾诩没什么动手的本事儿,力气也不大,但是嘴片子厉害,能说会道,后来贾诩被孝廉举荐为郎,可算是将要出人投地,只可惜没多久,便因着贾诩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而被人忌惮,贾诩被迫称病辞官,这才保住了性命,回到老家谋生。
贾诩此趟回来,心境已然大不如从前,他既有济世大才,却无出头之日,而那些商贾军阀,取不义之财,每日吃喝嫖赌,享尽人世欢愉。
贾诩似乎从此性情大变,变得玩世不恭,贪财好色,就像是张绣营中士兵所说,但凡给钱,没有什么事情是贾诩不能办到的,不管是什么坑蒙拐骗,亦或是什么下三滥的事情。
贾诩的名头一日比一日狼藉,便在他无助之时,佟高派人搜罗民间名士,正好相中了贾诩。
贾诩奉佟高之命令,投靠在张济名下,其实是因着张济兵权日益庞大,佟高心中间生间隙,因此贾诩潜伏于张济身侧,窥伺张济动静。
哪知道张济在酸枣投靠了魏满,这样一来,佟高便顺势将贾诩见缝插针的打入了魏满营中,想要监视酸枣的一举一动。
众人可算是明白了贾诩对佟高的忠心耿耿,听了都有些沉默,若是为了金银财宝到还好,但为了这片知己之恩……
贾诩是个聪明人,他必然知道佟高并非真心实意欣赏自己的才华,但在贾诩最无助彷徨之时,旁人又在何处?唯独佟高出现,并且施以恩惠。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