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真正的细作(2 / 6)
文和先生看到那文书,眼眸中登时亮起了精光,一双黑亮的眸子里仿佛有流光溢彩在流动。
当即将竹简重新卷好,收在袖中,于是又蹲下来翻找其他文书。
随着“哗啦哗啦”的声音,文和先生快速的翻找了一遍,将有用的文书全都搜罗起来,有的竹简太厚,便誊抄下来。
做好这些工作之后,文和先生便起身来,悄声的来到营帐门口,打起一个缝隙,向外看了一眼,眼看无人,也并无守卫,立刻走出营帐。
文和先生出了营帐,找到了一只药箱子,将里面的药全都抖出去,然后将文书等等机密文件,全都塞在药箱子里,随即背上药箱,快步往魏营的营地大门而去。
时辰已经夜了,此时天色黑暗的透,已经过了三更,营地中静悄悄的无任何声息,期间有巡逻的士兵。
不过那些士兵眼看到是文和先生,便没有任何阻拦,有的还与文和先生打招呼。
文和先生背着药箱,一路走到了营帐门口,他微微垂低这头,径直走过来。
“什么人?!”
营帐门口的戍守士兵立刻警戒,大喝了一声,文和先生背着药箱,慢慢抬起头来,在黑暗中,在跳跃的光火映照下,文和先生犹如变脸一样,那精明锐利的面容瞬间换成了温和逆来顺受的表情。
“原是文和先生!”
戍守的士兵似乎也认识文和先生,与文和先生作礼,说:“先生,这深更半夜的,您这是……?”
文和先生嗓音十分温柔的说:“是这样儿,豫州刺史孔大人的营中突然出现了水土不服之症的士兵,长秋先生今日忙了一整天,身子骨儿乏了,主公便令我前去孔大人的营中看看情况,这疫病不等人,纵使天色已晚,也不得耽误片刻啊。”
士兵一听,有些为难,说:“文和先生,不是咱们不信你,但……但这出入营地,尤其是深更半夜,一定要有令牌令节,以免营中混入细作眼线,倘或文和先生没有令节,那我们也只能奉命办事儿,不能让文和先生离开了。”
文和先生一听,微微一笑,十分好脾性的说:“是了,文和也知道你们的难处,况你们奉命办事,本就是尽本分而已,文和自也不会难为你们。”
他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一物,说:“诸位且看,令节不就在此?主公深知各位都是奉命的好汉,因此特意遣了夏侯将军与我令节,这下子便可出营了罢?”
那几个士兵低头一看,温和先生手中躺着的,可不就是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