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陆稿荐酱肉煨豆腐(3 / 8)
勉强。
回去的车上,夏皎捧着手机,看一些软广或者销售话语的经典案例。和有些客人打交道,光有作品是不够的,还得下功夫好好包装。夏皎看得入迷,还是等红绿灯间隙,温崇月停下车子,示意她放下手机:“别看了,光线暗,对眼睛不好。”
夏皎说:“我视力很好。”
温崇月忍着笑:“的确很好,十米之外,人种不分。”
夏皎一下子坐起来:“只是意外……意外!”
“是意外,”温崇月颔首,“我承认夏皎同学视力很好,今天只是一个小小的特殊情况——不过,为了避免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能否请夏皎同学现在稍微将手机挪远一些,暂时闭上她明亮的眼睛?”
夏皎这才将手机放回去。
温崇月问:“刚才看了些什么?”
绿灯亮,他载着妻子,平稳地在夜空下穿梭,目的地是他们的家。
夏皎说:“一些形容词对销量的影响。”
温崇月说:“比如?”
这样真的像极了提问,在学生自己预习过后,老师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
夏皎不讨厌这种方式,有人说爱就是分享欲,她颇为认可这一点。她有好多好多的东西想要和温崇月分享,包括她刚刚了解到的一些小知识。
比如现在。
夏皎说:“有些商品的本质是在创造需求,比如说早餐机。很多视频博主会它的使用视频,展示,’瞧啊,用它做早餐多方便呀,几分钟就可以做个早餐饼。’其实不是这样,早餐机的存在本身就很鸡肋,它甚至不如电饼铛更方便。”
温崇月赞同:“还有吗?”
夏皎一边回忆,一边想:“还有就是以’多功能’为卖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宣称又可以做沙发又可以做床的家具,或者几个凳子和收纳盒拼起来的桌子……”
一直到家,夏皎还在讲,不过话题已经换成了衣服,那些层次不穷的形容词。什么“法式”?“桔梗裙”“新中式”,甚至“复古油画感”“大艺术家”“水墨气质”“舞会感”“富家千金”等等等等,它们会用大量的形容词来描述出一种错觉,那就是“你穿上你也会是艺术家”“你穿上你也是富家千金”“你穿上后也会是江南温婉美人”。图片,标题,都是极力营造一种氛围感。
“这点很重要,”夏皎下了定论,“卖花也是这样,’你买了我们的花,你的生活也会变得美好’。”
电梯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