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齐人之福(两章合一)(3 / 8)
所到之处纷纷请降,哪怕驻守渭州的数万蛮人联军闻讯立刻赶回去,也在卫轻出谋划策之下,被唐飞星率领的军队轻松伏杀,
“斩首三千级,坑杀死万人。”
仅以八千军队便令北方蛮族几近覆灭,此一战创下了不可思议的战绩,名震天下。
若非有前线边关送回了蛮族三大王庭首领的人头,皇帝和满朝官员天下百姓恐怕都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数百年来蛮族第一次被逼退阴山玉关之外,大胜后,唐飞星仍在草原上清剿负隅顽抗的王庭残部,最终一部分蛮族选择西迁,其他蛮族则选择归降大宁,连他们的新王和太后也作为俘虏被带回京城向大宁皇帝表示臣服。
——
身在闺阁之中得沈云琇听到这名传天下的战绩,也惊得站了起来,娇艳秀美如桃花的面容上满是讶然。
飞星将军之名,在她前世也听过。
前世正是有这位人物驻守边关,才保得大宁不受蛮族侵扰,甚至在边关被奉为战神,备受军民爱戴。但也是十多年后的事了,而非现在这样少年成名,战绩赫赫也远超前世。
此外沈云琇还从丫鬟说的战功事迹里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卫轻。
那个让她碰了一鼻子灰,甚至认为抄书抄坏了脑子的书呆子,竟是奠定这灭蛮传奇功绩的一代天才军师。
某些人尽管命运轨迹受到了些许改变,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绽放出应有的光彩,甚至更为耀眼夺目。
议论卫轻的人不在少数,在捷报战绩传来后,朝堂上谈论的最多的便是封赏的问题,关于唐飞星无疑问题是在争议是否封侯,年纪轻轻甚至未及弱冠,早早地封侯是否不妥。
但也顶多只敢争议,明晃晃跳出来反对的甚少。
实在是这个功绩太大了,覆灭蛮族王庭,令蛮族之人退居阴山玉关之外,不敢南下逾越半步放马牧羊,这等战绩数百年之未有。
前朝不曾有过,本朝开国太祖也因蛮族北掠之耻遗恨而终。若是不封侯,岂不是太祖皇帝都要从陵寝里气得跳出来教训子孙。
当今皇帝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在他为大宁天子时期,出现此等少年战神,后世历史上岂不是会大大夸赞一番。
所以御笔一挥,定下了封侯圣旨。
立下战功的八千军队全部论功行赏。此外最难以忽视的便是卫轻。若说唐飞星与所率军队占了功劳七成,卫轻一人便占了三成。此人才智之高,足以惊心动魄。如唐飞星一样,封赏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