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去岳阳》(八)(1 / 5)
因为无法达成共识, 女一选角被暂时搁置了。谢兰生与资本双方都想继续说服对方, 这场谈话一直耗到次日凌晨的两点多, 最后有些不欢而散的意思。阮成主管新未会员而且还是高级副总,中午就走了,文远在上海, 而剩下的几个人更镇不住谢兰生了,当然,他们因为带着任务也并没有丝毫退让。兰生认为跟他们仨没必要谈, 浪费脑子, 于是把当天剩下的时间主要用来讨论别人了,比如男二女二, 只是,到了最后, 吴九一再一次抬出张右右的各项数据,可兰生没被他说晕, 还很清醒,又拒绝了。
从新未的大楼出来,谢兰生还有点儿自嘲。
他想, 他也经历主流导演正遭受的资本困境了。
新未认为它可以让自己赚到4000万左右, 当然可以为所欲为——他寻不到其他能让自己挣到这个数的,甚至差出相当一截,况且,新未会在全网大力推荐《去岳阳》,IT三巨头的投资是所有导演都想要的。此外, 版权已归对方,只要自己还想拍摄,投资方有100种方法让一个导演痛不欲生。
自打《一见钟情》上映,谢兰生的文艺电影出品方基本是他自己的公司,也就是“圆满电影”,或者是莘野的公司,深蓝影业,二者其实并无区别。因为曾经的名声,他自己是有资本的,每部电影海外预售就能收回全部成本,国内票房比较可怜也无所谓。
另一方面,在对电影的审查上,兰生仗着多年经验,同时靠着“拿奖潜力”,跟电影局反复周旋,一般也能拿到批准。若电影局修改意见他百分百无法接受,他会放弃这部片子,也不管时间精力,反正之前搭的东西全都是他自己的。也就是说,凭过去的雄厚底气,他虽然跟主流“合并”了,但大体上不做修改,挺独立的。
这个也是他们几个六代导演整体现状。2003年被解禁,他们是自由了还是归顺了,是获救了还是屈服了,是焕发了还是泯灭了,这议题被反复讨论,直到今天悬而未决。不过,事实是,他们这代独立导演完成了历史使命,就是“反叛”,再加上“打破宏大叙事”,而后回归了大屏幕。
可谢兰生非常清楚其他导演是挣扎的。在权力与市场之间导演遭受双重冲击,自由创作的空间被一步一步地压缩着。资本干涉电影创作比较像是好莱坞,可问题是,中国市场没好莱坞沉淀多年的体系。
好莱坞有预售模式。六大公司先做预售,主要是指海外预售,而后,六大公司会把预算直接定为“预售收入x3”。这是全球各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