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根》(六)(4 / 6)
,“我先上去收拾东西,等会儿见。今天《生根》就开机了,加油啊!”
张继先说:“嗯,等会儿见。”
这个插曲并未影响谢兰生的高昂情绪——这是《生根》的开机日,他的心情十分雀跃。可以说,从他两三岁那一年忽然迷上电影开始,到16岁进北电,到21岁去潇湘,到22岁独立出来,他一步步地,终于是走到了今天。
提着行李离开市里,先坐汽车再坐驴车,众人辗转到盱眙村。村长见到他挺高兴,与罗大经张继先和小红小绿等人握手,把一行人迎进空屋,介绍说:“这给你们休息用了!我特意让乡亲们给整理出来了!”
谢兰生赶紧道谢,把大家都安排好。
房间里有两排通铺,每张都能睡四五个人,足够了,谢兰生很满意,因为这说明其他演员进组以后也可以有床铺睡觉。他也没让众人休息,而是按照好莱坞的做法进行通篇对词——这样可以让演员们熟悉故事并且增加彼此间的化学反应,同时培养对电影的兴奋状态。不过,他也承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胶片不断地NG,他要训练,他要节约。
在全剧本通篇对词刚结束时,小红小绿冲进来说,第一场的布景OK了。
谢兰生深深吸气,大手一挥:“那走吧!!”他们没有时间耽误,进来当天就要开机。
到了位于盱眙东面的第一场的拍摄地,谢兰生让欧阳囡囡还有莘野排练数遍,直到基本放心了,才叫罗大经打开镜头。
“大经哥,”他说,“之前说过,等到后期冲胶片时咱们没钱先看样片,拍成啥样就是啥样,拜托拿出最好的技术,拍最好的片子。”
罗大经比了一个“OK”。
于是,开拍。
这一场戏并不难拍。第一天拍简单的戏也是行业的传统了,博好彩头。影视行业十分迷信,觉得如果第一天就磕磕绊绊不大顺利,后面也会命途多舛,有诸多波折。
因为内容是说“婚礼”,鞭炮声音响彻山谷,盱眙村的大人小孩全都跑来看热闹了。谢兰生的眼睛扫过这几十人好奇的样子,突地想起自己首次见人“拍片”的情景来——那天看完北影拍片,他兴奋地跑回家去,逢人便说“嚯!拍电影要打灯光呢!!”
对开篇这“婚礼”的戏,影帝表现非常完美。令谢兰生意外的是欧阳囡囡也特别好,他们一遍就通过了,而鞭炮还剩了两挂。
谢兰生把烟给小绿,笑,说:“小绿,把那两挂也放了吧,就当庆祝咱们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