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6 / 12)
马尚回忆了一下自己亲眼看到的那个画面:“……反正宋药他们吃不了亏,您就放心。”
谷老师絮絮叨叨:
“诶,那些小孩就是太独立了,想要人教种地跟我说啊,怎么不声不响的找了脾气最不好的教。”
马尚好奇:“您还认识种地厉害的人呢?”
谷老师:“不认识啊,不过我有个二舅,他家里就有地,建国前就在种,怎么也是老农民了吧。”
马尚:“……老师,您二舅贵庚啊?”
谷老师努力算了算:“差不多九十多吧。”
郎清端着自己的菊花茶路过:“你那个不行,年纪太大了。”
“我倒是认识一个,今年还不到六十,那可是老把式了,有那么多年的经验,肯定教得好。”
马尚:“……”
他现在理解为什么宋药他们会不声不响自己找种地老师了。
宋药还真没想太多。
他就是觉得老郑种地好,那当然能争取让对方教就最好了。
不过老郑这么好忽悠小孩自己也是没想到的。
他要是用这套去对付县长,那只能在县长心情很好顾不上思考的时候了。
结果宋药就随便试了试,还真成了。
小孩不免感慨,果然还是老百姓最淳朴,不像是县长,年纪轻轻就那么奸诈,哼哼,一点都不朴素。
毫无自觉心底吐槽了一波县长的小孩乐呵呵的继续投入到了他们的试验田大业中。
有了老郑的帮助,果然进度瞬间加快了许多。
虽然老郑说话不好听,但他干起活来是真的靠谱,也的确在毫无保留的教着少年班的小孩子们。
一群小孩一边像是海绵一样的吸收新知识,一边累的连一个礼拜五次的活动都缩减到了四次。
种地是一点都不好玩的。
就算是只有这么小小一块地,而他们有这么多人,那也让一众小胳膊小腿的小孩们累得够呛。
尤其是宋药,他个子最矮,种地的时候,小孩都分不清到底是他在种地,还是地在种他。
在又一次拿不动那沉重农具后,宋药气势汹汹的带着赵晓东一通忙活,自己打了一整套小号农具出来。
他算盘打的啪啪响:
“这不是木头就是铁,虽然铁贵,但是等我们长高了用不上了,就可以把铁融了再做别的。”
赵晓东咂舌:“我们现在又有钱了,不用这么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