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7 / 8)
听父母离婚的伟大故事听到大,也特别自豪的挺直小腰板:“我爸妈可是我们县里第一对离婚的!”
“第一对哦!”
他一直觉得自己爸妈这么勇敢,他一定也是全村最勇敢的小孩。
宋爸得到儿子肯定,更骄傲了。
他和宋药妈离婚很简单,俩人一起长大,青梅竹马,顺理成章结了婚,结果一结婚,完了,拉个手都觉得别扭,一交流,宋爸把宋药妈当兄弟,宋药妈把宋爸当闺蜜,那还处个什么。
要是两人是在古代,也只能别别扭扭过下去,这不是生活在新中洲吗?国家都说可以离婚了,两个人都不是愿意凑合的,一合计,就决定了离婚。
刚开始决定离婚的时候村里也不是没人说小话,但是宋爸一点都不觉得离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尤其是跑去县里打听了一下,发现县里还没人登记过离婚后,他高兴的回去就全村宣传了一下。
宣传语如下:他们这可是响应国家!支持国家婚姻制度!同时勇敢的做第一对离婚的人!以后要是县里写县志,他们作为第一对离婚的人,名字绝对要记下来的。
本来村里人就一心向国家看,宋爸持续不断的给他们洗脑,宋药妈怀了宋药多久,他就洗脑了多久。
关键是,他自己真心是这么觉得的,所以洗脑起来特别的顺畅。
等宋药出生的时候,村里人也开始觉得自家村子里出第一对离婚的人是一件面上有光的事了。
尤其是宋爸得到了村支书的支持(村支书:我们可是堂兄弟,这能不支持吗),大家更觉得这是他们热烈响应国家政策了。
宋爸宋妈去离婚当天,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来送了(主要也是想看热闹),大家热闹的像是他们不是去离婚而是去结婚。
难得有机会吹嘘,宋爸绘声绘色的给何君文好好讲述了一下自己离婚当天村子里的盛况。
宋药在旁边听的一脸骄傲,时不时的帮爸爸润词一下。
何君文听的一愣一愣的。
“那这和大家支持教育有什么关系啊?”
“当然有了。”这次不用宋爸说,来凑热闹的四奶奶就插口了:“幺儿妈离婚之后,因为她有文化,有初中文凭,当时好多条件好的小伙抢着想和她谈对象呢。”
其实刚开始大家也没觉得读书有什么用,但架不住老宋家四处宣传啊,什么读书就算是女孩也能找到好工作有工资,还能给家里算账,人相处的也好,宋奶奶直接放出话,以后宋药妈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