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农家科举日常(8)(5 / 12)
这么想着,段爷爷就为难住了。
又想要让孙子过去,又怕孙子真的过去了受欺负。
段青恩倒是觉得没什么。
读书人都讲究脸面,就算是真的心里恨得恨不得冲上去咬死对方,面上也要和和气气的,顶多骂一两句酸诗,就算是骂,那也肯定是不会明着骂,而是拐着弯的来,若是学问稍微差一点的,脑子稍微笨一点的,也许被骂了都不知道自己被骂了。
这就跟为什么历史上永远都是武将被皇帝忌讳一个道理。
武将手里头有兵权,自己又杀过人,有血性,要是他们真的有想法,肯定直接就提着刀上了。
有权势滔天的武将在身侧,皇帝那是睡都睡不着的。
但是文官就不一样了。
文官那都是讲究君子动口不动手,就算是气的不行,他们也不会上手,而是直接用着各种文绉绉的诗句开骂。
要是有骂不过人家的,他也不会想着老子说不过你还能打不过你吗?而是会被骂的吐血。
纵观前面的王朝,文人之间吵架,吵着吵着突然吐血倒了一个的也不是没发生过的事。
就算是真的有文官权势大,皇帝看他不顺眼直接就能把人拖出去砍了,毕竟自古以来文人相轻,文官拉帮结派的有,还真是没人能真的组成一个大团体。
都是一个一个小团体,你看我不顺眼,我瞅你欠骂,皇帝只要坐在龙椅上,就能看着底下的文官内斗。
越是内斗的厉害,他越高兴,毕竟底下人斗起来了,就都指望着他这个皇帝做主了,总比和和气气的一致冲着他这个皇帝来得好。
综上所述,文人之间,那还真不会撕下脸皮做段爷爷担心的一系列事。
他安慰了段爷爷,就答应下来去县学。
段青恩一答应下来,整个段家又开始忙碌了。
县学,包住宿,包吃饭,但也还是需要带一些行礼衣物过去的,尤其是段奶奶与段母,简直恨不得把段青恩从出生到现在所有的东西都给带上。
两人最近婆媳关系是越发和谐了,就好比现在,一边收拾一边叹息,段奶奶间或的埋怨几声,责怪丈夫怎么能把段青恩这么小的孩子送去县里一个人住着。
段母倒是不敢跟着一起埋怨公公,闷头收拾东西,只是这心里也十分的舍不得。
能舍得吗?这么小的孩子呢。
就算是在古代,段青恩也只是童子而已。
更何况他还是段父段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