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恒河沙[10](7 / 8)
乖。”
盛明安摸摸鼻子笑了。
“什么时候回MIT?”
“明天的?机票。”
“这么赶?”
“早就开?学了,只不过?我请假。”
“行吧,回校后认真学习,争取早点毕业。如果是别人,我不?会?这么要求,但你不?同,你不?需要在MIT待上四五年。室温超导技术不同于激光装置、EUV或者石墨烯提取技术,也不?像量子纠错这种短期内看不?到成效的?发现,社会将会?因它的?出现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群芳语重心长:“掌握这项技术的你,既是万众瞩目,也会?成为众矢之的?。在专利申请通过?并公开之前,你最好保证自己身处一个安全的环境。”
国际专利申请下来基本都得耗费两年时间,初审关卡结束后,盛明安才可以发表相关论文,但张群芳的意思是如果他想在MIT继续读书,最好先保密他已经掌握合成室温超导材料技术这件事。
盛明安想起塞西尔说过某个物理学家因为掌握某项核心技术而意外身亡的?事,没多纠结就采纳张群芳的建议。
“教授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张群芳:“你一向?聪明,那我先走了。”
“教授再?见。”
送走张群芳,盛明安只剩下一天假期,来不及赶去陈惊璆所在的城市,后者似乎正在攻破技术的关键时期,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都被暂时控制,只能每天报平安而?无法联系。
盛明安百无聊赖的?度过无聊的?一天,第二天坐上飞往MIT的?飞机,继续他低调平静的?求学生涯。
但这份低调平静没有维持多久。
两周后,PRL周刊主刊一篇核心论文悄然发表,两天之内,引起理论物理界的?轰动。
更有因发现超导新材料而?获得物理诺奖、而?且素有?‘毒舌’、‘物理学术界老佛爷’之称的约翰贝德·米勒对媒体公开宣称:“安德烈·海姆说‘新材料时代已经来临’,我当时认为他说话不?够严谨,仅凭一项石墨烯高质量量产技术就断定新材料时代来临,我只会评价‘安德烈·海姆,你是太老了,所以疯了吗?’,但现在我承认,他或许是对的?。”
“也有?一名MIT教授评价‘二十一世纪的物理停滞不?前,没有诞生全新的理论’,他还说‘现在这种困境被打破了’,我给予的?回应是‘请问停滞不?前的?理论物理理论困境和石墨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