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十万火急的预警(2 / 4)
没写好,就接到了十万火急的预警,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
池脩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如果没有战争,司州确实是个好地方,它虽然地方靠北,气候不算特别好,但是地势平坦,耕地也多。原本人口也不少,文化也比较发达。但那都是有前提的,现在这个前提条件不见了。一片平原,多方便外敌入侵呐!双鹰王来犁了一遍,人口大减,城池破败,人少了耕地也荒了许多。池脩之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在今年春耕的时候尽力招徕人手尽可能多的播种,这还是托赖了有个宰相岳父,得到政策支持的福。
本来人口就减少了,干活都还不够呢,这又来打劫的了!
池脩之治所所在之地比较靠南,上一回双鹰王险险就要打过来了,也没有摸着这城的边儿。池脩之呆在这里是比较安全的,问题是他不能龟缩于此!司州为什么会缺这么多的官?还不是因为“坐视外寇入侵”?
坚持抵抗?拿什么去打?地方政府能够掌握的军队本来就少,军政分离的做法已经形成,司州本来是有驻军,刺史是可以与驻军协商调兵。问题是,驻军也抽调了不少往前线集结,剩下的只比看看营房的人手多一点了。
郑琇所荐之幕僚比较敬业,认真地劝道:“郎君请速移文,请调军相助,又,请坐镇此地,统观全局。令邻近各郡派人相助。”
池脩之起身正了正衣冠:“休要再说了,全境已无多余的兵马可发了。我亲往前线,不必劝我,前刺史是怎么问罪的?我会树起大旗,池脩之总还算值些关注,若我在总能拖得双鹰王一拖,他全力攻我,左右便有时间相援。我会移文京中解释的。”
幕僚面如土色,要让你去当诱饵了,你老婆还不把咱们给生啃了?“郎君三思!”
“为国死难,尚是忠臣烈士,不战而逃,就是千古罪人了。我能死,却不能背这个名声的,否则妻子无以自容!”
认真地写了奏折,言明是自己愿意做饵诱敌,也是因为自己一州之长官到了前线能够激励士气,多支持一刻。“既为一方亲民官,总要尽职尽责,我死,我民平安,足矣。”
又写信给郑琰,简单地说了自己的计划,又写了能娶到郑琰是他的幸事、写了对孩子的期望。
最后写信给郑德兴与张进书余部:小心,双鹰王来了!
郑琰收到信就惊了!双鹰王怎么乱跑了?你乖乖去跟萧正乾死磕就好了,到司州去做什么?司州不是已经被你踩得草都不长了吗?亲,去抢司州没前途的!作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