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嚣张什么!(2 / 4)
鳖不守法,很想撺掇着给高级官员的小妾也配个级别,最后这项政策死于魏静渊之手。这个国家,除非是皇帝、亲王、郡王的妾,否则,没有任何极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魏静渊与郑靖业,称得上是妇女之友。前者从制度上保障正常妇女权益。后者遇事不慌,脑筋清楚,遇到不合礼仪的事情总有各种方法整治,要是穿成个大家闺秀,绝对一代宅斗宫斗高手。
秦越是个守礼法的人不假,肚子里也不是一点坏水没有的,一个人没找,就在嫡母门前嚎丧,声称“先贫贱后富贵”是三不去之一,求嫡母高抬贵手,别逼他做背信弃义的人。嫡母要让蔡氏立规矩“尽孝”,秦越更坏,决定辞官回来陪老婆“尽孝”。秦家怎么肯?
嫡母无法,只好送婢女,又被秦越上门感激了一通:“阿娘知道心疼儿子,知道儿子手头不宽裕,就送了人来……我已经卖了她们,得了几个钱,够过日子了。”
嫡母被气得病了半个月,再不敢插手秦越屋里的事了。
因为蔡氏对秦越生母的“恩情”,秦越不纳妾不蓄婢,对这位老妻很是敬重。
就是这么个人,郑琰对她也是客气得紧。天下肯这么干的女人,实在是太少了。认认真真叫一声:“叔母。”郑靖业与秦越现在是同僚,一为太子太傅、一为太子太师,郑琰又比蔡氏小很多。
蔡氏略有些拘谨地道:“不敢当。”她现在的诰命,乃是特封的,既是给太子太师作面子,更是对她个人的表彰。只是先前没诰命,秦越官又不大,以前萧令先也不怎么抢手,蔡氏比王氏经过的场合还少。甭管人是不是大方,遇到陌生场合,难免有些不适应。
郑琰就给这两人介绍人:“那个披着珍珠衫的是我阿娘,她下首的是蒋相公的夫人,那一位是庆林长公主,那边三位从左到右是贵妃、贤妃、淑妃……”太子妃大家都认识了。
蔡氏对郑琰也有好感,郑靖业对秦越的帮助她也是记在心里的。可以说,没郑靖业撑腰,秦越那点儿坏水还真不敢对嫡母泼。很和气地握着郑琰的手:“真是亏了娘子告诉我,我还两眼一抹黑呢。”秦越虽做了太子太师,越是行为谨慎,不肯多与人交往,她的社交更少,认识的人真不多。
这边很友好地交谈、介绍,上头已经开战了。
起因是宫婢把果盘给上错了,给淑妃桌上上了两盘葡萄,却没有上荔枝。别人的桌上都是一盘葡萄一盘荔枝。这只是小事,徐莹也很客气地道了个歉:“是我疏忽了,赶快给淑妃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