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大的一笔嫁妆(3 / 4)
家,只要世家别得瑟,郑家就在上层社会站住脚了。新君若要打压世家,必须要用要新兴势力,郑靖业比谁都合适,即使新君另有帮手,至少跟郑靖业不是主要矛盾,退就退呗,郑靖业知道自家子孙,二十年内没有顶尖人才的,有潜力的也需要磨练培养,即使郑琰是个男孩子,也嫌年轻。
郑琰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阿爹,这几个人,您都认识么?”
郑靖业道:“比他们亲爹略熟些。”
“哈?”
“圣人忙于国事,又子女众多,早立了太子,放在儿女上的心思大半都在东宫了。后来又有了贵妃,精力,咳咳有限。从祁王往下,出阁读书的事情都是我提醒圣人的,配师傅也是我挑的。圣人只记最有名气的老师,还让太子使废了好几个,人不够用了,又不记得还有谁了,就扔给我去办了。”
郑琰放心了:“我还担心着呢,魏王他们虽然不好,好歹这么些年看也看熟了,也知道他们的套路了,总好拆解,换一个不熟的人来,怕手生。”
郑靖业有点疲倦地道:“出去不要乱说。”
“应该是:在哪都别说。”
“去玩吧。”
“哎~”
郑琰把书房的门给带上,心里在嘀咕,这是在愁什么呢?
郑靖业想的是,怎么样把前面诸王的不法事给捅出来。一个在藩时就鱼肉百姓的藩王,不让他当太子,理由充份。是,可以先把年幼诸王的母亲先立作皇后,皇子就是嫡子了,当太子名正言顺,问题是这个女人,她当皇后够格吗?论后宫现在的地位,贵、淑、贤三妃为高,论出身,淑妃、贤妃皆是世家女,论功劳,淑妃生孩子最多。怎么比?怎么推?
只有把这些人的儿子都搜出错来,才好定局,否则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令群臣信服。大臣是会反驳意见的!
真要拉下这么多藩王,绝对不划算,郑靖业才不想干呢。然而皇帝那里要怎么推辞才好?
郑靖业也希望能够跟下一任老板有共同语言,对于皇帝弃年长诸王不立的想法是投赞成票的,他也愿意为之奔走一二,但是,过分得罪人的事情,他还是不想干的。名声已经不太好了,郑靖业也不想可着劲儿地让它更加狼藉。如果真没有其他的办法,他上阵也就上阵了,开头的时候他还是不想动的。那多个藩王,数一遍都要掰好几根指头,费力呀!
幸而皇帝根本不是他想像中的那种有事就戳着底下人当送死鬼的人,要不然一个魏静渊也不会让他到这把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