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让闺女给愁着了(2 / 4)
”郑靖业捻着胡须,心里盘算着。
“有不合适的,宁愿缓一缓,也别留下把柄才好。”郑琰觉得以前是小看世家了。
“为父心里有数,”郑靖业先是淡定地回了一句,又哼哼唧唧地加了一句,“池小子明天就回来了。”
“那就好,我去做青团子啦~”
到夏天了,饮也要换上一换。
郑靖业无奈地摇摇头,女儿大了,真是让人发愁啊。
皇帝宰相,都让闺女给愁着了。
“姑姑,咱们不能再往前了。”说话的这个小子叫郑德谦,郑琰她大哥郑琇的第三子,比郑琰还要大上一岁。郑琰现在出门,如果是到特定地点,比如庆林长公主家、池外婆家、大正宫,这样的地方,只要自己带足随从就可以。但是,如果是看个热闹啊、逛个街啊,郑家就给她配个侄子跟车。
用杜氏的话说就是:“池家郎君离京,你给我老实点儿。”这丫头太能惹事了,单个儿出门怕她拉太多仇恨,上次出门是张亮陪着,结果被死鬼新昌公主攻击,现在就改成让自家男丁陪着了。由她的哥哥和年纪大点儿的侄子都要上班,只有在休沐日的时候才会有想蹭饭的哥哥、侄子陪她。
郑靖业对杜氏此举表示赞同,目的又与杜氏不同。他对这个女儿是很放心的,相反,让他不放心的是自家子孙。让这些小孙子们跟着郑琰混一混,耳濡目染一点凶残的行为方式,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今天是池脩之回京的日子,郑琰就想围观一下池脩之,早一点亲眼看到他确实平安无事也好放心——凡负圣命出京的人,不跟皇帝汇报完工作是不能先解决私人问题的。
总共四位抚慰使,其他三位都是就地安置了流民,然后扛着配发的大旗回来了。只有池脩之的队伍比较特殊一点,由于是经过战斗的,他来的比其他几位都要晚一些,还带着一些精心挑选出来的流民“献俘”。
朝廷里为了他争得口沫横飞,具体情况已经有人向他透过消息了。池脩之把目光往流民那里一放,很快就有了对策。他挑一些流民带回京里,事先也打了报告了。出乎意料的,无论是蒋进贤还是韦知勉抑或是其他人都没有反对。
池脩之这一战打得也算漂亮了,然而比起那些专业砍人的,他的战果也不算特别出彩,池脩之这一举动在蒋进贤看来,是画蛇添足之举。你一抚慰使献俘了,让那些拼命打仗的将军们心里怎么想?
大家都是想看他笑话的。
连郑靖业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