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这就定婚?(2 / 4)
呜,这可如何是好?”
池脩之柔声劝慰:“我把舅家还留在《氏族志》里了。”暗示自己是个好人,拿自家排名换了舅家排名。
哈!他舅家根本已经绝了后,只剩两个寡妇了好吧?谷氏皱眉道:“大郎年轻,将来未必不如人。也不必就结姻郑氏,如今事情还没定,不要这样着急。池家门风,大家都是信得过的。大郎若愿意,我愿回家说合,以谷氏女配大郎。”
池脩之诚恳地道:“谷氏名门,岂能辄婚非类?”池家也土鳖了。
谷氏:“……”我勒个大擦!
池脩之在世家中间的名声开始变质,有人说他拿家族名望来“谄于上”,有人说他这家伙狡猾狡猾地。不过他的名声在新贵中间倒是很好,宜和长公主等人送了格外厚的礼,还有数家借他定婚的由头送了庄田宅院的。
嗯,总的来说,池脩之已经是颗耀眼的新星了。尤其这货还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腐败啊!封建专制统治都不按组织程序提拔干部啊!
中书舍人六品小官,看似地位很低。混官场的人都知道,官职重不重要,不单要看品级,还要看位置。俗话说的好“相府的丫头六品官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贴近领导。池脩之担任此职,惊掉了一堆人的眼珠子。郑琇被放到这个职位的时候已经年至三旬,其父还是宰相。
抗议的人不在少数。
袁曼道这样的正人君子先不干了:“陛下,中书舍人位卑而权重,非老成之人不以授。池脩之年幼,何堪此职?”
中书舍人,皇帝的机要秘书,皇帝下命令,要他们草拟,下面递奏章,也要经他们的手。皇帝的命令如果有错误,他们发现了就要奏请皇帝改正。遇到大朝会,他们要联络各方面;如果皇帝要任命重要的官员,他们要作为使者出现;将帅有功,他们要受命去慰问;四方使节朝见,他们要代表皇帝接触。除此之外,如果有冤狱了,他们要掺一脚;文武官员评定考级中也会出现他们的身影。
弄个十六岁的毛孩子来当国家领导人的机要秘书,你开玩笑呢吧?袁曼道也知道,皇帝这是跟一群自视甚高的世家扛上了,这是在表明立场。袁曼道是个有正义感的人,却也并不是个傻子,如果他是个傻子,下场只会比季繁更惨,他可没有学生当宰相、当驸马。
袁曼道正义归正义,跟皇帝说话还是挺注意方式方法的,采取了摆事实讲道理的策略,并不胡乱攻击看不顺眼的同事是“小人”、“奸党”,说得人一文不值还要倒贴钱。他提出了一个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