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雍邑(5 / 8)
抚起“先帝驾崩,后主临朝”的官员们了。有眼睛、有脑子的人都会对章熙死了换了章嶟产生失望,悲观点的简直要绝望了。
他们守在雍邑,公孙佳在的时候是有主心骨的,主心骨一走一年多,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人人心里不安稳。皇帝这干的是什么事儿呢?
真有御史把这话喊了出来:“不先安抚老臣,倒忙着给宠妾、佞倖不停地进封,这是要亡国啊!”
御史也是憋得狠了,公孙佳去年走得急,本来说是要回去处置舅舅跟张元的事儿的。因为牵涉到各派争斗以及口舌官司,公孙佳给雍邑留了话——不许轻举妄动,有什么事等她回来再说。雍邑的官员还算听话,很少故意找茬,看不惯也埋头干自己的本职。可御史的本职就是找荐!何况章嶟这事干的就是出格了,他还不知道宫城里与谢皇后等有关的事儿,单就参了章嶟接吴宣回京这事儿。
公孙佳就拦在政事堂,只放出一份措词不太激烈的、建议章嶟要先寻访贤士而不是美色的奏本。其他骂得太凶的,遇到一封给他压一封,雍邑御史才没有上了章嶟的黑名单。
好容易公孙佳来了,御史就当面要叫嚷起来了。
公孙佳道:“这些事情,我在京城能不知道吗?”
“那……您何以不劝呢?”
公孙佳道:“劝谏不是逼迫呀。再说了,一个人经历了丧父之痛,”她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你得叫他缓过来。你是国家大臣,怎么关注起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来了?”
“丧父还有心情弄那些个?”御史好险没说出更难听的词来。
彭犀昨天天已与公孙佳、单良碰了头,知道了一些内情,此时出言劝道:“御史的意思是,天子无私事。家事也是国事。”
御史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彭犀又说:“可是国家有大事呀。相公,三王开府读书的事儿,办妥了吗?”
对,这才是大事!公孙佳点头:“府邸已修葺一新,封安王、福王、瑞王。师傅也选好了,他们且在一处读书。”
彭犀故意又说:“三王年幼,不知看护的人选是否妥当?”
公孙佳道:“我亲自选的护卫,从我的护卫里出的。”
一问一答之间,明白人都看清楚了,公孙佳已经把最糟的情况都考虑清醒了,她已保下了章嶟的三个儿子,怎么着这国家下一代是不会断了。御史也慢慢息了火气,觉得情况是有点不太对劲儿。不过……难道不该尽力辅佐陛下的吗?怎么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