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父母子女(4 / 8)
方面桓琚非要彻查,纪申会怎么办?
黄赞有点怵他。
萧司空道:“他会理解的。”不理解,就给他找点事情做不就结了吗?
黄赞见萧司空很有把握的样子,笑道:“好,我们且看。”
纪申此时不在政事堂,他在东宫,正跟太子讲课。桓嶷与纪申也都知道了齐王的事情,桓嶷问纪申:“纪公以为,此事是真是诬?”
纪申摇摇头:“在崔颖查出来之前,殿下谁的话都先别信,凡事要讲证据的。”
桓嶷却说:“纪公差矣,十二郎不是无君无父之人。”
纪申道:“殿下,臣还是那句话,不要轻信,看证据。有人诬陷也未可知。”
“诬陷?”桓嶷眼前一亮,又摇摇头,“那我等。”
他不相信齐王有本事勾结了两个公主要搞事,光看势力吧,二王远谪,两个公主很少能够见到父亲的面,四个人没一个有实权的,两个公主别说丈夫了,丈夫同祖的兄弟都没有特别出挑的。他们能做什么呢?
虽然合浦公主的信差在驿站的时候不小心遗失了一份公主写给齐王的信,信里写了两人人内外配合,争取搞掉太子。桓嶷压根不信,这个计划也太蠢了!桓嶷甚至认为,这得是有什么人恨着他们,才弄出这样的事情来。
纪申也说了或许有人诬陷,桓嶷脑海中不期然就划过了一个名字——桓岳。
桓岳与两个弟弟之间的仇结在上一代,之前桓岳干脆就告两个弟弟要谋反,完全不顾逻辑。【是他能干出来的事儿,但是我没有证据。】
于桓嶷,凌庶人的子女的死活,他并不关心。凌庶人当年但凡善良一丁点儿,提醒两句,梁德妃可能就不会死。桓嶷也不必去为凌庶人的子女做保镖,他关心的是,如果是桓岳干的,那桓岳就太不安份了。
纪申道:“殿下,殿下当直道行,不要胡思乱想。齐王是殿下的弟弟啊!”
桓嶷道:“我在想,如何对阿爹讲,将十二郎、十三郎召回京城来管教。离得远了不能消息,就易为小人所乘。即便亲如父子,一旦久不交心,也要生出芥蒂了。”
纪申这才欢喜起来,提醒道:“殿下现在不必讲,待查明了真相再讲为好。无论是真是假,将二王召回京中教导,都不失为一个妥善的处置。”
桓嶷相信纪申,也就抱着手等着。案子不小,崔颖遥遥忙了两个多月,才将大致的情况理顺了。
先是,一个驿丞告发,有一个从京里出来、往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