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各有所长(6 / 8)
一反应就是,以后可以推广这样工具。
他的心情与梁玉一样,既觉得在楣州这事稳了,又惋惜水力纺车不能推广。
萧度与他们想得也差不多,口上却说:“至少楣州这里耕织的织字,咱们是做到啦。我看这个耕字也不远了,产粮能够自给自足,不向朝廷伸手,也算办成了。三娘,建这一个要多长时间?”
梁玉笑道:“这个得问他了。钱同?”
钱同道:“先头做得慢,是要一边做一边改,如今尺寸、图样都有,只要手熟,几架可以同时开工,两个月能出四、五架。”钱同爱干这个活计,有这许多人供他指挥,实现他的设计,这是在京城的时候难有的条件。
萧度道:“那就干吧!也不用赶工期,不是快到枯水期了么?明年春天涨水前做好就得啦。”
梁玉道:“既然还有这个毛病,我又有个想法,也不知道可不可行。就将水纺车做得小一些,可以拆卸,一个纺车也不需要能带这么多的纱锭,只要有水就能转。我就说说,你试试。”
钱同紧张地道:“小人试试。”
梁玉道:“不急,先将现在的式样做几架出来。小些的等冬天慢慢做也来得及。好啦,忙你的去吧。王吉利,他要用到什么料、什么工,都给他。”
王吉利捞到个说话的机会,也只说了一声:“是。”
~~~~~~~~~~~~~~
虽然推广因为环境原因受到了许多的局限,三个人还是颇为兴奋的,一架水纺车一日纺纱几十斤,五架、十架呢?能省多少人力?萧度笑道:“王刺史真是个好命!也罢,世上总有命好的人。”楣州再励精图治,条件摆在那里,靠种地发不了家,下州就是个下州。想把土地变得肥沃,也不是三年五年能办得到的,织布见效就快了,一旦有些成绩,三五年后,王刺史怕不真的要升迁。
梁玉看了他一眼,心道:【你还说别人的命好吗?】
袁樵道:“你我只消将份内的事情做好,他升由他升。”
萧度赞同地道:“也对。”
他们心胸也算开阔,并没有争执苦活累活都是自己干的、点子都是自己想的,他们都有背景,断不至于被王刺史把功劳都给抢了去。
梁玉更不在意这些,她又做不了官,关于王刺史,知道王刺史走不了,她就只剩一件事好关心了:“王刺史什么时候回来?我记得有些人要到过完了年才离京?”
萧度道:“也分人,他们多半愿意在京里多活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