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平地起波澜(4 / 8)
,郁夫人也吃不准颜家会不会答应了,毕竟这娃娃虽小,占了个唐字。姑姪俩相对苦笑。
若各自提亲,这一争,就不好办了。两家要不死扛到底,要不就只能有一家撤手。唐仪这副德行,蔡氏可不敢保证能劝得动他。虽然颜肃之没有答应这荒唐的建议,可是蔡氏还是觉得,现在不要去触唐仪的霉头比较好。
郁夫人十分惋惜。暗忖,这要再寻哪个人来做媒得好?
郁夫人犹豫的功夫,颜神佑十周岁的生日就到了。
颜肃之入东宫为洗马,比较出乎意料的是,世家子弟也没有过份地排挤他。据唐仪打听来的消息是:长得太好了,不舍得动手。
这并不是全部真相。不得不说,其他十五个同僚里,觉得他生得好看、不想排斥的人是有几个。但是也不排除他大舅子和他基……不对,是朋友,轮班驻扎在这里,一个搞不好,就要被揍——这样想法的人。
这里面还有两个人的观点是:这是个神经病,大家离他远一点。持此观点的人,有位姨妈嫁到了姬家,曾遭遇颜肃之鸡血围城。
不管怎么说吧,颜肃之是在东宫站住了脚了。然后,渐渐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美人嘛,谁不爱看呢?尤其他的仪态在楚氏的严格要求之下,相当地不错。三年坞堡的生活,又让他在这种清贵婉约中带上了一丝彪悍之气,混和成了一种奇特的魅力,让人妨不住想多探究一点。
有这么一个爹,颜神佑的生日过得比往年都要隆重那么一点。收到了许多的礼物,姜氏也都交给她自己掌管——也是锻炼一下她的处事能力了。还收到了一份邀请,乃是柴家小娘子请她冬天去赏梅花雪景的。
柴家小娘子唤做柴芬,家中排行十二,柴尚书令的家族特色,除了相当识时务,还有一个便是经营了数代的梅园。梅园在城外,历数代兵火居然不毁,也是一个奇迹了。冬日往那里赏雪,也是京城社交圈里一件相当风雅的事情。柴尚书令曾用此梅园,拐了一个相当出色的门生,此君如今年未四十,已是一州刺史了。
颜神佑爽快地答应了这个邀请。
生日过后,颜神佑便被姜拘在家里读书学习。她终于有功夫编她的那个《常用典故大全》了。
先列个大纲,试着分析不同类型的典故,譬如勤学类、孝悌类,总共分了二十多个小类型。尔后便是往里面填典故,分类里按照年代排序。她自觉读书颇少,便将读过的书又匆匆翻了一回。还是觉得典故太少——愈发用功了。
最后依旧觉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