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一波三折的战事(2 / 6)
就厥了吧。”
呃,这种红果果的利益算盘、不把大臣当干粮的想法,还真是不能在朝上说,也绝对不能透露出只言片语。说出来就是一场大祸,他的位子也别想坐稳了。有很多事情,可以想、可以做,但是绝对不能说出来。
即便做了,构成既定事实了,也要另寻一套正大光明的说辞才好。淑嘉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很多人希望把年羹尧给弄回来,不说革职查办吧,至少也要冷藏个一段时间。但是胤礽不愿意,似这等督抚的升降任免,由于等级太高,也就是皇帝有这个权利,即便是吏部,也只有扯皮的权力而无决定权。
胤礽打起了擦边球,明面上跟朝臣们扯皮,暗中下旨给年羹尧。朕为了你,可是跟那些人杠上了,你得给朕争气啊!
对于胤礽来说,南洋是美好前景不假,确实也是远在海外。成了,好处大大的有,不成,对本土也没啥恶劣影响不是?只要年羹尧把两广治理好了,外面的天地就随他折腾罢了。普通洒网,碰碰运气吧。
听得胤礽这样说,淑嘉也知道,他目前最多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他不是不动心,却也得考虑实情,朝上一片反对之声,不少都是他的得力干将,由不得他不表面妥协一下。心里,只怕也没有一开始那样坚定了。
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然而古人又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远与近,总是互相影响,又相辅相成的,哪一个都不能轻易疏忽的。
淑嘉想了一想,道:“让年羹尧便宜行事,也是极好的,他是总督,本就有抚境安民的责任。不说红毛劫掠了,沿海的海盗也是有的,备战也是常理。”
帝后二人都不想跟朝臣硬碰硬,把朝臣们都打趴下了,正在进行着的各项新政谁负责?他们采取了迂回的办法,在京城与人扯皮,广东的活却在照干。
算盘打得不错,年羹尧在南洋也办得很极漂亮,他还真的在那里圈了一大块地方,上表献给皇帝,据说这几处大种植园收获颇丰。理所当然地,被朝臣斥责了一番。胤礽也被捎带着批评,皇帝,你不能因为收了年羹尧的好处,就给他说话啊。你这样干太掉价了。
朝臣也就这样扯扯皮了,毕竟好处是看得见的。年羹尧令吕宋的稻米除口粮外,悉数运回国内,这一手确实玩得很漂亮。他还在那里任命了几个华人,代为管理当地经常事务。年总督把红毛打跑了,却不可能亲自去坐镇管理,派员去,也没人乐意常驻。
本以为一切就这样顺顺当当地过去了,却没想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