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又是一年春来到(4 / 5)
“挑儿媳妇”相比,传说中的年贵妃就不值一提了。
年氏的出身决定了她不可能当太子妃,这里不光是汉军旗的问题,汉军旗本身不是问题,主要是年家在旗人里还不算世家。不是儿媳妇人选,理你作甚?
年氏今年十五岁,是她父亲的老来女。论理是该娇生惯养的,偏又教育得不坏。一张瓜子脸,精致的眉眼,小小年纪已显出些婀娜之态来。答起话来也是轻声慢语,听着很是舒服。
淑嘉还是把年氏给淘汰了,对胤礽说:“看着她有些娇弱,说不上哪里不对,就是不对眼。”胤礽点点头:“知道了。”年家女儿还是比较不愁嫁的,不合适自家儿子那就随便找一家呗。
不意她心里淘汰了年氏,有人却看中了她,想要来当儿媳妇儿。
“你要把她给你们家?”淑嘉惊讶地看着宁蕙。
宁蕙点头:“丫头比长一岁,我连日陪着主子娘娘冷眼看着,她是个不狂言不诈语的,礼数也周全。出身也不坏。”要不是跟淑嘉比较熟,宁蕙是万不会开这个口的,皇帝家还没挑完,你抢什么先呢?
现在占着这个“人和”的条件,加上年氏做不了太子妃,简王又是铁帽子王,面子还是有的,儿女婚姻上的发言权也是有的。宁蕙心说,非正式地提一提也好。
淑嘉道:“那你可要想好了。”
宁蕙疑道:“难道她有什么不妥?”照宁蕙看来,年氏的长相好、脾气好、家里父兄也争气、年家也算是“多子”,再没什么好挑剔的了。
淑嘉有意把年氏给淘汰了,这却不是因为什么“历史”,纯粹是因为现实。一个三额驸就把弘晰弄得原地打转儿,年氏的哥哥年羹尧可不是什么安份的主儿。弘晰的岳父好歹还有“蒙古”这道护身符免其不死,年羹尧的脾性给点儿阳光他就能把自己给点着了。
康熙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命年羹尧做了四川巡抚。年某人是个能人,在四川巡抚任上颇有政绩,前阵子还检出成都府隐瞒的许多田地(上文已述)。但是,一件事情就很能表现出他的性格来:康熙让他与四川提督剿匪,他老人家觉得提督一个人就能搞定,拍拍屁股回来了,回来了还不跟老板打声招呼,在报告里提都没提(前文有述)。
读过书,有点子傲气,大家能够理解。但是傲到不把老板放到眼里,这就是个大罪过了。
年羹尧有本事、有脾气,即使不知道历史,你有点警觉都能下断言:给他个立功的机会,他一定会来个惊天大逆转,借着立功跟老板不礼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