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再看一下有话说(3 / 5)
就不怎么好,而且随着日期的临近,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胤礽这人也太苦逼了一点,生日是亲妈的忌日,这要是能高兴得起来才怪!身份又在这里了,不庆祝还不行。
在这种时候给他上挑衅的折子、说撩火的话,那是自找难看。
弘旦抬眼看看他阿玛,心里直犯嘀咕,这又怎么了?弘旦没往他爹“生而克母”上头想,但是他知道,他阿玛最近心情欠佳,谁惹了他就削谁,有点眼色的都不拿政务以外的事情来烦他。
是哪里“又”有乱民造反了么?还是哪里官员“又”亏空了?又或者哪里“又”遭灾了?不怪他这样想,近年来国家最常发生的就这三件事情。
胤礽也今效康熙当年的做法,皇帝听政、太子读书,一个听完政、一个上完课之后,再进行政务培训,算是老师给开小灶。也就是胤礽处理政务、批折子,弘旦跟着看、锻炼、说自己的想法。弘旦对政务还是挺熟悉的。
胤礽还年轻,眼神尚可,且不用儿子读折子,弘旦就站在一边,等胤礽看完了,丢给他:“你怎么看?”、“知道此人履历么?”弘旦再看折子,回答问题,胤礽再给他分析。
这一回,胤礽拉开折子,飞快扫了一眼,就扔到了一边,都没有问弘旦问题。
弘旦只好自己问了:“阿玛,这是?”
胤礽没好气地一推折子:“自己看罢,”弘旦拿起来看的时候,胤礽还是骂,“他们家就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弘旦看到这字迹就认得是谁了,也算是个半生不熟的熟人:法海。
还真有不太看人眼色的人啊!此法海非彼法海,他姓佟佳氏,佟国纲的儿子。佟家的事迹,弘旦是早就知道的。
子生肖父,说起来是个好词儿,但是落在了佟国纲的家里,那就是个闹剧!佟国纲的性情就够闹腾的了,用当年给他撰写碑文而遭康熙打击的倒霉蛋的客观语言来评述,大概就是有勇无谋,忠诚鲁莽。他还是康熙他舅,于是再加上骄横无礼。
他有三个儿子,长子鄂伦岱是土匪习气满朝都不敢惹,其他两个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旦父子兄弟一言不合,家里比大闹天宫还要热闹。佟国纲在世的时候瞧长子不顺眼,康熙没办法只好把鄂伦岱给弄到广东去,生怕父子相残。
佟国纲死了,法海又跟鄂伦岱杠上了。他与寻常亲贵子弟不同,自己很是刻苦努力,学习也好,是自己考的进士。还做了庶吉士,还南书房行走,还教允祥、允祯读书。
这是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