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皇帝从来不简单(3 / 11)
前,他只是小心地一点一点地把触手伸进相关领域,待到摸清情况,布局完毕,再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
比如现在。
李光地奏曰:“左副都御史庆德丁忧,左副都御史出缺,臣等已拟诸侯补名单,请皇上定夺。”
胤礽瞄了一眼,忽然来了兴趣,他跟他爹学习了一下,除了点了庆德这个满左副都御史的缺,还顺势来了个六部九卿大调个儿。最后,左副都御史是调了,王掞原是尚书,被他弄成大学士了,尚书这一级别的就缺了一个,还是汉员的缺。
胤礽就随意地道:“原偏沅赵申乔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听得从人一阵头疼,赵申乔?这个没事儿找事,见树踢三脚的家伙?参人参得气着了先帝的那一位?
胤礽心里明白,这事儿怪不得赵申乔,别人说赵申乔苛求。胤礽凭良心说,下头的臭毛病该治了!
胤礽又看了众位弟弟一眼,在他之前埋的那些线头里边儿洒下了一把饵:他要给诸弟再派差使。
大家都知道,在亲爹手下混日子跟在异母的哥哥手底下当差,那是两个概念。皇子入部历练,都是肥差,还受人尊敬,一下子变成皇帝弟弟,还是高高在下,但是处境就差了一点儿。
现在新君居然还表示要继续用他们,这倒是个好消息。老三当然是入了礼部,老四却被他二哥着实派了个肥差:内务府!下面的弟弟们,皇帝表示,他还要再想一想。
早会结束,大家各办各的差使去。准备上坟的准备上坟,准备赈灾的准备赈灾,准备发人事任免命令的准备发命令。留下皇帝在乾清宫里,在建筑施工的噪音污染下,悠闲地合上了眼睛,下一步,该怎么走呢?
他的命令不是胡乱发的,让赵申乔做左都御史是个信号:底下的人,你们也闹得够了,都收敛一点,不然老赵参谁,可是有我做保障的。
当然,让老四管内务府,也是这个意思,老三入礼部,那只是个掩饰而已。胤礽知道这个弟弟,有点儿偏执,或者说,纯真。
如果胤礽到了21世纪转上一圈儿,他大概就会明白,他弟弟就是网络上的那种人:为了一点鸡毛蒜皮跟人吵架,也要辩出个张三李四来不可。哪怕人家说“咱们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他也要追着人刷屏话唠,非要把那个“异”给消灭。
偏执,却不是个特别狠心的人物,分府在外的人,最初的时候为了补贴家用,都有一点不法举动。比如在外面开个铺子,又或者夺人一点产业什么的。允禔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