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祝大家龙年大吉(11 / 11)
。老一点的是皇帝,年轻的那一个是太子。石琳对淑嘉这个侄孙女感观不坏,连带的对皇太子的印象也就更好了,理由如下:我家侄孙女儿是个好姑娘,跟她能过到一块儿去的,皇太子应该也不坏。
再用他那有些昏花的老眼悠悠然看了皇太子一眼,见他也称得上是相貌堂堂,更满意了。
康熙开口慰问石琳:“这些年你一直为朕分忧,辛苦了。”
石琳慢腾腾地起身:“奴才惭愧,竟不能再为主子效力了。”
从他的样子上就能看出来他确实老了,康熙感叹道:“肱股之臣日渐凋零啊。”
石琳慢悠悠地说:“主子天下归心,何愁无人可用呢?”
寒暄完了,康熙切入正题:“两广情势如何?”
石琳知道这是必要问的,草稿已经准备好了,再次详细介绍。康熙又问郭世隆可在两广否。石琳慢吞吞地道:“郭可使抚民,其为政宽,只是手段软了一点儿。”
康熙是个乐于展现仁爱的君王:“那便好,太子还有什么要问的么?”
胤礽这才上前,请问石琳:“两广不甚太平,你是怎么回来的?”
石琳道:“奴才一家是从海上回来的。”从海上,沿着海岸线北上,从天津进入内陆,咳咳,这个……是后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路线。
胤礽对海运很感兴趣,却碍于康熙在场,不好表现得过于积极。
另一处,石琳夫人在见过皇太后之后,得到允许,跟淑嘉到东宫小坐。淑嘉也得知,石琳这若大家业,陆上搬运不易,也过于显眼,都是从海上运了来的。
海运是非常经济划算的一种运输方式,淑嘉从来都知道的,宋元之时,尤其是元代的粮食,很多是经过海运入京的,历史课本上有写过。
当晚上胤礽回来与她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淑嘉却说:“海运眼下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