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猫着腰我上前冲(4 / 7)
着佟妃又命令往各宫里报喜,给今天值班的皇子再说一声,又往各王府通知大家准备参加洗三的仪式、也是提前通知:满月礼什么的,你们也要准备好。
有了佟妃的帮忙,淑嘉这里轻松了不少。未来的一个月,她就只管躺着、在自己屋里走两步、逗逗儿子。她丈夫出门儿去了,夫妻相处问题,以及防止丈夫出轨问题可以暂时搁置了。
最忙碌的还不是佟妃,而是弘曈,学习效率大大上升。恩格斯说过,当社会对某种产品有所需求的时候,这种需求比一百所大学产生的推动效果都要强。这话放到弘曈身上也同样适用,他绞尽脑汁,努力学写自己觉得可能用到的汉字,忙得不亦乐乎。
高三燮通晓满汉文字,胤礽又不在宫里,就被弘曈抓了壮丁。
在弘曈在他弟弟的日记本上记上了“洗三被葱打”——其中葱字太复杂,会写而写不好,只好用拼音代替,回去他写了一页的“葱”字儿——之后,又领过了更繁重的任务。
高三燮发现自己的任务变重了,这阿哥呢,不但写日记,还帮忙写家书。高三燮再三确定,太子妃这是闲着没事儿玩儿子呢。左看右看,弘曈阿哥还没学会写小楷,不能说字大如斗,也是“径寸”的规格,好么,一封家书下来,写了六、七页纸,统共也就二、三百字。好在格式是写对了。
淑嘉要是有什么想表述的,也不会真让个虚龄四岁的小孩子来写,他字还认不全呢。她只是不想让弘曈觉得受冷落而已。正式的文字,她已经让弘晰过来,隔墙口述了。
远处,胤礽就收到了家书,打开一看,一封是弘晰写的,内容是淑嘉口述的,家中一切都好,感谢孩子他叔叔帮忙当信差,佟贵妃很照顾大家,弘晰学习很用功,信就是他写的,等等等等。
看完这个,掏掏信封,还有,字是弘曈的字,嗯,蛮有童趣的那一种。康熙大笑,胤礽对弘旦道:“你来回罢。”然后他去写信给老婆,写安慰的话,再夹张纸给弘晰,详细询问功课。
弘旦于其父口述外,自己夹了张字条给弟弟:“你要好好学写字。”
弘曈与其母口述外,亦夹了张字条给哥哥:“我四(虚)岁,你六(虚)岁。”岁字写得尤其大,这个字的繁体字对于弘曈来说那是真的繁得很销魂。
这样的书信来往,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中,圣驾回朝。
——————————————————————————————————————————
回到京中的康熙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