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淡泊念佛表心迹(4 / 7)
是一拨大挑的,都是那么个年纪,长两岁又如何?幼两岁又如何?都等得。”
“汗阿玛说得是。”
说到了家事,胤礽努力克制着,不要谈及秀女太多,免得引起误会,只好往兄弟们身上说:“想当年,弟弟们都还小,一晃眼都要成家了呢。”
一句话引起了康熙的感慨,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皇子们的问题。胤礽像是才发现似的:“大哥也要再娶个嫂子了,今年内务府得忙得脚后跟儿打后脑勺了。”快说我大嫂是谁啊~
康熙没说太子他大嫂,反是夸起了太子他大哥:“老大有些鲁莽暴躁,却是个真诚可爱的人,你们兄弟要多亲近。”
太子傻眼了,死一个老婆,就被夸了好多次,胤禔,你这是走运还是不走运啊?他现在是个友好的好弟弟,只好顺着康熙的话夸胤禔:“汗阿玛说得是,儿子谨记汗阿玛教诲。”
康熙感叹:“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确也憔悴不少,幸而哀而不伤,不然朕就要发愁了。你们多开解开解他。”
太TM刺激人了,这个家伙,对兄弟要么瞧不起、要么巴不得人家倒霉、要么把人家当跟班儿,他哪里有情有义了?他差使照办,坏事照干,上个月跟您一直去校场,骑得了马、拉得开弓,憔悴个[哔——]
假惺惺!谁信啊!口中还要说:“儿子常与大哥说话来的,上个月听他说,还在叫报恩寺的僧徒为大嫂念经。”
康熙信啊!
康熙点头道:“他这样很好,读些经书也好敛了他的脾气,看事淡泊些。我看很有用,他如今倒是稳重不少。”
胤礽下巴都要掉了。
直到回到自己的住处,才双手兜着下巴给重装了回去。死活睡不着,半夜的时候忽然悟了,“看事淡泊些”。
康熙的本意乃是看淡点生离死别,不要当个痴情种。到了胤礽这里,是觉得另有深意,即:不要强出头,韬光养晦!可不是么,老大这一装,显得淡泊名利,汗阿玛对他的好感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
胤礽想,他家小佛堂得快点儿修起来了。不过他不打算一回去就当个居士,却要循序渐进,不显突兀才好。
——————————————————————————————
打定了主意的皇太子,一回家就催着太子妃动手了:“把西北的那一处院子收拾出来罢。”
淑嘉没有想到,胤礽比她还着急布置佛堂。原是说好了,开了春再布置的,年后却是被种种事务给耽搁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