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老板回来过年了(6 / 8)
,不但掂了掂重,还亲切地抱着问:“听说你开始背书了?”
小胖严肃脸:“孙儿还给弟弟念来的。”
那你背一背吧。小胖子会背的东西还真不少,这利益于他额娘教得杂,他阿玛还要搀一脚。唐诗里,不教他背鹅鹅鹅,教他背锄禾,他阿玛还让他背背《论语》。
小胖子麻溜地背着《论语》,小孩子的记性还真不坏,背得还挺顺。康熙乐了:“背是会背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小胖子忍住了啃手指头的冲动,眨眨眼睛:“做人的道理?”
这是他额娘在瞎掰,他额娘穿越前看过几期XX讲坛,治国平天下内容少了,修身养德的内容多了。
康熙摸摸小胖子的头顶:“说得也有道理,却只是小道,”看胤礽的目光就带了一点压迫性,“你要多给他讲一讲才好。”
胤礽应了。
却不是这祖孙三代的互动,让老大很郁闷,这混蛋小子,你显摆不是?显摆你会背的多啊?他儿子略小一点,又没有一个以折腾儿子为乐的额娘,学的就少一点,会背的都让小胖子给背光了,轮到他儿子就该交白卷儿了。大阿哥直接改诅咒了。
三阿哥这里还好,他儿子学得略多些,总有能拿得出手的一篇。再说了,他儿子还小半岁呢,又不急。他又不想儿子跟太子的儿子争个长短。
余下的就更不急了,他们的儿子更小……
大阿哥的郁闷还没完,康熙竟然还想起来他还有俩窝在家里的孙子。听康熙说:“太子与三阿哥又添儿子了?长得可好?”太子笑道:“是。”三阿哥则说:“儿子一直随驾,还没见着呢。”
康熙大笑,又说五阿哥:“倒是你家小格格更稀罕些了。”
五阿哥憨厚一笑,心里却说,稀罕个毛啊?将来指不定叫您嫁到蒙古那块草地上去呢?
还好,康熙这回没有动身去看孙子,胤禔心理才平衡了些。
倒是太子在这种场合更容易多说一点儿话,胤礽笑对三阿哥道:“正好儿,你这一回来,先见了一个,过不了几天,又能再见一个了。”老三的妾王氏也揣着一个包子呢,预产期也近了。
太子爷越发注意到各种鸡毛蒜皮了。然而细节决定成败,必然是各种偶然的累积,话一出口,不免显得与胤祉亲近了一点儿。
这边儿康熙高兴了,笑道:“那可正好,到时候给他们哥儿仨一道儿取名字。”
取什么呀,等到取名字的时候就剩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