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太子殿下的觉醒(3 / 9)
了。”
安王福晋道:“也不是很拘束,就是再学点儿规矩。”
“唔,那就好。”
宜妃道:“老祖宗,这您就不用操心了,到时候啊保管给您一个大大方方漂漂亮亮的孙媳妇儿。安王府的家教,素来是好的。”
荣妃也说:“老祖宗不记得了,那一年,他们家的格格出门子,入宫来给您磕头,那模样性情,一等一的好呢。”这说的是玛尔浑的妹妹们了。
三福晋给婆婆撑场子:“我们在宫外的时候就听说了,安王府的格格们,不管是相貌还是才气还是照顾家里,样样都是精通的。您就等着孙媳妇进门儿天天逗您乐吧。就怕到时候您看到弟妹一高兴,就把我们给忘啦。”
皇太后眨眨眼:“忘不了忘不了。”
淑嘉冲三福晋一眨眼:“既这么着,咱们可要趁这个好机会多跟老祖宗亲近亲近,好叫老祖宗舍不得。临时抱抱佛脚也是好的。”
皇太后被人争抢,心头大乐,颇为开怀。简亲王的继福晋亦在晋见之列,对旁边的宁蕙道:“瞧皇太后,气色这么好,心情也好。到我老时,也能如此,就是天大的福份啦。”
宁蕙微笑垂头。
淑嘉道:“您倒不用想这个,福气都写在脸上了,瞧这气色,脸色儿都白里透红了,跟苹果似的。”
以上就是历次接见中比较典型的一段,与夫人们说话很简单,儿子争气的就夸儿子、丈夫有为的就夸丈夫,都没有的,就聊一下为出征在外的人的担心。再感叹一下,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儿的,听她们争先恐后地讲述从丈夫、儿子、兄弟那里听到的二手消息。
这样的台词,准备上几句,就够支撑完这一波进贺风潮的了。皇宫又不是菜市场,谁想进就能进,次数有限制、人员有限制,一波进贺风潮从开始到结束,撑死不过四天,还得算上整理名单通知到人的时间。
本来,都挺好的。千不该万不该,让淑嘉听到了一句话:“听说太孙都会说话了?”
此时,大家已经把大军的话题说了好多遍,如祥林嫂的哭诉一般很让听客不耐了,只好重新找话题。说着皇室添丁进口,自太子妃生下儿子后,这一两年宫里就没断了生男孩儿。讨论一下育儿经。
说这话的是索额图之妻,她不过是对毓庆宫表示关心,同时也是抬高太子妃,小小拍一下而已。‘太孙’二字,自小胖子出生之后,就有好事者把它给安到了小胖子的头上。说起来,这两个字给小胖子乃是实至名归的,即使是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