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康熙祥瑞亲舅舅(3 / 6)
侍疾工作就提上日程并且马上得以实施。太子是当仁不让地打头阵,正好,老大在战场上还触了老康的霉头,胤礽浑身是劲,前朝为父分忧处理些小事,后宫侍奉汤药衣不解带。生生抢了乾清宫里宫女太监的差使。
如今是康熙二十九年,康熙的儿子们有许多还没生出来,生出的还有一大半儿都没长大,能‘侍奉汤药’的也不过是一、二、三、四、五……而已,再往下,都是年龄以个位计的萝卜头。
胤礽一面吹着碗中药,一面轻声说:“弟弟们有孝心是好的,却也不能耽误了功课,每日请过安,汗阿玛看过了他们就叫他们去读书罢。他们还小呢。尤其是老五,他得了闲,不如去安慰皇太后祖母,她老人家也挂心着汗阿玛呢。”
康熙心中感愧,却也熨贴,看着胤礽把熬好的药端过来,先尝一尝温度。再小心地端过来,一勺一勺地喂。吃过中药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勺一勺的最折磨人,一碗药,统共那一点儿,一口仰了,再漱漱口,也就过去了,这样一点一点地‘品尝’真是把一碗的苦味儿都在舌头上碾过一回。
康熙依旧甘之如饴。抿了半碗药,康熙大方地对胤礽道:“就照你说的办,传旨下去,阿哥们无事且去读书。告诉他们,朕大安了就要查他们的功课。”
胤礽抿嘴一笑:“您慢点儿。”依旧慢条斯理地喂着,那边康熙的味蕾似乎已经完全丧失了功能,也含笑一慢慢地咽着。
就这样,苦药吃了没几天,康熙居然能起身了。
梁九功扶他下地,康熙伸了个懒腰,随即又努力站直了,接过魏珠递过来的手杖,披着件单衣,康熙在乾清宫里慢慢地踱着步子。若大的九间宫室,只听见康熙的鞋底摩擦地砖的声音和他手中的手杖在地面戳来戳去的响动。
梁九功小心地错后半步,两手扎煞着,生怕皇帝一个站不稳他好接着。康熙到底也没有到让个太监接着的份儿,走了一会儿,定下来,问:“这几日宫里宫外,一切都好么?”
梁九功吃不透他的心思,只能含糊答着:“宫里各宫主子都担心您,纷纷拜佛祈福。朝上的事情,奴才是真的不知道了,不过……看宫里四下的人,脸上也没有着急的样儿,想是还好。”
康熙道:“罢了,叫胤礽来。”
魏珠上前一步,垂手道:“奴才这就去,请皇太子来。”顿了一下,没听到其他的吩咐,倒退着出了殿门,一转脸,跟往乾清宫来的胤礽打了个照面儿。魏珠一个千儿扎下去:“给太子爷请安,奴才正奉了万岁爷的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