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变故再起(1 / 5)
最初, 谢麟没能成行。
新君比先帝更适合做皇帝,但他毕竟是一个初登大宝的年轻人,至少在最初的日子里,希望身边有一些自己熟悉的人、与自己年纪相仿的人陪伴, 以渡过这最艰难的新手时光。这种陪伴甚至是李丞相这样的老师也不能取代的。
新君自一长串的名单里选了叶宁的门生汲扬, 汲扬论年纪比谢麟长上近十岁,论资历没有谢麟光鲜,但却是一步一步地升上来的,基础很扎实。新君既选了这个人, 无论叶宁还是谢麟都没有反对的理由。
名单是政事堂递上来的,皇帝从中圈定了一人,政事堂自也无话可讲,飞快地将相关的文书批完,汲扬就这么赴任去了!
走得风萧萧兮易水寒,汲扬本人的自我感觉还算良好,身为一个读书人,拜入叶宁门下,本身就已经处在一个相当不错的环境之下了。叶宁固有狡猾的一面, 也有城府, 比起故去的谢丞相又书生气得多, 汲扬沾了点老师的脾气,自以国家有难, 我等如何可以不以身相许?
也不讲排场, 老婆孩子都没有带, 卷着铺盖卷儿往车里一扔,只带了简单的仪仗,扬长而去。京中仕子无不感慨:“真国士也。”
谢麟一口老血,这本是谢麟给自己选的路啊!无论赵骞还是江先生,在这个当口都闭上了嘴巴。更令人扼腕的是,叶宁做了主考,为避嫌疑,谢麟就不好再参与到科考阅卷里面来了,又失了一次借科考选几个储备人才的机会。
恰如安抚使点了汲扬一样,程犀又被暂时塞到了叶宁的手下。新君也认可程犀说的“论文章还是芳臣”,但将谢麟又给调过来顶了程犀的缺,心内想的是等科考结束了,再给程犀另安排一个职务。
谢麟兜了一圈,又回到了熟悉的工作岗位上,整个人都十分不好。
赵骞分寸拿捏得比江先生更好,他不与谢麟讲,却借着给谢绍开蒙的机会与程素素搭上了话。赵骞向府里毛遂自荐,要给谢绍开蒙,林老夫人很支持他,谢涛谢涟对谢丞相有意见,对赵骞倒不反感,又知他确有本事,也不反对。谢麟以为儿女尚小,去家学是不相宜的,还是在家里教的好,便也同意了。
程素素则认为,有赵骞作为儿女的起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赵骞就正式成了小兄妹的“先生”,每日勤勤恳恳给他们讲一个时辰的课,剩余的事情都在琢磨着事儿。这一回琢磨到了程素素的头上,在向学生家长通报小朋友的学习情况时,顺口便提了谢麟的处境:“芳臣小有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