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秋千架上(4 / 9)
谢家混了。这些皮毛珠宝看着贵重,也不能吃用一世,找到个靠山至少能保两代富裕。
程素素见她话也多了,声儿也大了,精神也变好了,也很为她高兴。对小青道:“把给她留的那一份也拿来。”她从京里,也带了些邬州少见的东西,高英的一份,因她还没回来,就还在府里。高英也不推辞,郑重接了道谢。
程素素道:“每年也多在家些日子,走得远了,你母亲该担心了。还是调教些得用的人,叫他们去跑一跑,才能将买卖做大。”
“就左近转了转,看了看家父在世时候常跑的地方。对了,娘子,我还想进些粮食,出去这一趟,看天有些旱,怕收成不如丰年,不如屯一些,来年好卖。既有利,也救急。”
“唔,屯积粮食?我得再想想”
两人又说几句,东西程素素留下来了,账也不看,催高英回家好生歇息,利润的事情她不着急,让高英看着办。
————————————————————————————————
高英辞去后,程素素看一回她带来的东西,准备待谢麟回来,与他讲这奇闻。
谢麟回来的时候面色如常,程素素晚饭桌上与他提起此事,谢麟停下了筷子:“果然如此么?”
“怎么说?”
谢麟本不想拿这个让她烦心的,既然话赶话说到了,也就讲:“高英是昨晚回来的,与她兄弟说了些见闻。今天高据来江先生这里时,与江先生讲了讲。江先生就说……怕天旱。”
“咦?!”
谢麟道:“高英问他兄弟,能不能屯些粮食歉收时发卖赚钱,她路上所见,庄稼长得都不很好,缺水。高据拿不定主意,就请教他先生。江先生就急了,怕遇到荒年不好办。”
“邬州?邬州今年……”程素素想到了今天与高英闲话的内容,暗叹江先生真是敏锐,高英也跟她说了,她竟没往这上面想。不过又有些疑问,事情有江先生想的那么严重吗?
谢麟道:“我这几个月这般忙,也就是为了水的事儿,倒还支得下去。江先生心细,又翻了翻府志,问了高英去过什么地方。邬州水源比他府都丰富些,他们那里,不如邬州。怕他们那里受灾。”
“啊?那江先生的意思是?”越发不明白了。
谢麟苦笑道:“我现在只求江先生猜错了!哎,我得写信给京里,问问钦天监。”
“这么麻烦了?”
谢麟道:“邬州我花了多少心力,四周这些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