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惊吓(二)(3 / 7)
越宁有些拿不定主意。陌生的环境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儿,难的是接下来的生活。
何院长道:“死老朴跟我打听宁宁呢。”果然是争生源。
小何医生已经断然否决了:“宁宁身体不好,最好不要离得远了。在县城,我们都在医院里,有个什么突发情况,也能及时看着。”虽然跟越宁经常唱对台戏,小何医生对大事还是拎得清的。又跟何院长解释了一下,越宁去年昏倒的事情。表示,至少得放跟前养个两年,发现没问题了,那他爱去哪去哪。
何院长点头道:“这倒也是。如果宁宁想去了,我给他争取点条件。”减免学费住宿费一类的,何院长自觉还是能出得上力的。但是如果有儿子所说的情况,那肯定是身体重要。再者,越宁十二、三岁的年纪,远离了熟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去学习生活,一切都要自理,高中的课程又那么地紧。想想就知道不太靠谱。城市的诱惑又那么地大,小孩子心智不成熟,没有人陪着,是不太妥当的。
越宁是没想到,自己昏一昏,居然搬了这么老大一块石头把自己脚都砸肿了。小胡老师买完了衣服,跟何妈妈、何老太太一块儿过来,正听了这话,三个女人都表示了赞同。何妈妈道:“市中不一定比县中更好。就是县中的学生,用功上面也未必比得上镇中学出来的。”她这话讲得也是有依据的,她在新华书店里工作,不大不小是个经理,同事家的孩子也有正在读书的,回来讲“农村出来的孩子,读书都要疯了”。与市书店保持联系,也能看得出来,市中学还喜欢搞点小情调,弄点“素质”之类的门面。但很多时候素质只是学了个皮毛,转脸就忘,还耽误了学习时间。
小胡老师更从越宁的生活方面出发——衣服谁洗?饭谁做?食堂可以吃,可谁都知道学生食堂那水平,卫生能保证,其他的就不要想了。她还怕越宁太节俭,不如自己看着他多吃两口。尤其上高中,功课紧,小胡老师顺手就能把他衣服给洗了,还能盯着他吃顿宵夜什么的。
何妈妈还给了承诺:“我说,要是课外书什么的,到我们书店里,有什么需要的,我都给你弄了。”这也是书店一大特色,时常挤满了各种小孩儿,免费看书去。眼下这新华书店还不是全开放式的,大部分的柜面有柜台围着,能供免费看的书种类有限。何妈妈发了话,那越宁就能肆无忌惮地扫荡书店了。
越宁:……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小胡老师欣喜地道:“那真是太好了,宁宁,快谢谢奶奶。”
何妈妈终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