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逃离(九)(5 / 6)
田的。学校的秋忙假也有讲究,会收每个学生几斤、十几斤不等的粮食,算是考核学生是不是帮忙在田里干活了。越宁的学校也有这个规定,镇上的学校也是。他就动起脑筋来,将小弟们组织起来,给田里人帮忙。可以承包田间地头送水送饭业务,加上一点田间成年人干起来耽误时间又不能没人干的杂活。划片分区,应该不难。
虽然每家都有小孩子可以做活计,但是有统筹安排跟只是自家忙碌,还是有区别的。这么想着,越宁就活动了起来,找几户人口多的人家协商,不收现钱,帮着送茶饭、联系了镇上曾接济过他几顿饭的小饭馆推出外卖业务,秋收结束,田里散的庄稼就归他们了。小饭馆也不收现钱,拿粮食换一定的兑换比例换饭。他看得明白,如果你让人拿钱来买饭,许多人就宁愿饿着了,如果让他们拿粮食之类的“土特产”来换,人们就会大方很多。
越宁在镇上的口碑信誉极佳,大人看他一个干净漂亮的小孩儿,倒有一半不好意思拒绝的——秋收都能忙疯掉,自家孩子到处乱跑也管不了,时常有出事的,伤着还好,淹死的也不是没有。有越宁出马领着,安全也能有保证,权当付辛苦费了。
没想到的是,下回等他过来一组织,效率居然十分可观。要知道,自从农村大包干之后,就是各家自顾自,什么生产队组织同劳动,到点儿一起吃饭,那都是浮云。秋收就那么几天,还得防着下雨,忙得一天能吃上一顿饭就谢天谢地了。现在好了,有越宁兜揽,他们只管干活,旁的一概不用关心。第三天上,就有还忙的人家,也要求参与进来。因为前两天没加入,所以要求打个折,越宁估算了一下人手,也答应了。
这活计很轻松,因为不用他自己干,所以有足够的时间跟小弟们讲点故事,顺口说说自己的学习生活之类。当然,也就顺便把学校里有一个转着圈儿回来刷初一的“同学”看他不太顺眼的事儿说了出去。看到小弟们差不多听进去了,他才动身去看张老头要教他什么。
出乎意料的是,他认为“人品也信得过”的张老头开口就是:“后生,回回跑几十里山路,累不累?”
“啊?”
“教你个巧,学不巧?”
越宁莫名其妙地点点头:“学什么?”
张老头再一开口,越宁就要给他跪了,什么叫“呼吸吐纳之法”?
张老头说完了,问道:“记住了?”
越宁的记性挺好,点点头。
“那行了,两不相欠啊。”
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