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又生变(3 / 4)
打量,也不得不承认,虽然看起来过于白净,然而精悍之气却不减他人,是个劲敌,回去必得向大汗禀明。
完颜康一步一步,并不需要有人扶,耳边是山乎之声,脚下是坚硬的台阶。广阔的平原上筑起的高台,令他有了登临天下的感觉。渐行渐高,高台之上,有早早候在那里的博学之士,预备宣读着祭天的册书,有捧着冠冕的侍者,还有抄手含笑立着的徒单衡。
几道人影落入眼底,完颜康收敛心神,平静无波地踏上最高层,极目远望万物皆在足底,唯有远方隐约的山影才让他觉得真实。宣读册文,戴上冠冕,架起高高的柴堆,将祭文、祭品焚烧献祭。
大周,出现在了版图上。
徒单衡欣慰地道:“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完颜康淡定地道:“日子还长着呢。”
其后赐宴、召见使者、登上城楼与民同乐,皆不在话下。与此同时,完颜康以周王的名义,颁布了几条诏令:一、自来年春天起,行科举;二、重订赋税轻徭减赋;三、整合军队;四、裁定官员等级;五、抚恤鳏寡孤独。
这五条里面,比如鉴定官员这一项,是一直都在做的,如今不过是统一提出来而已。否则骤然将所有官员重新考订,人心浮动,朝廷就无法正常运作了。裁汰了不合格的官员之后,轻徭减赋也不会影响大军调动的后勤需求——金国时期赋税沉重,这些赋税最后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五条既出,天下都在观望,看他究竟能不能做到。政令好不好,有没有照顾到了各方面的利益,关键还是看具体执行,最要紧是办事的人。完颜康与各地士绅保持着还算不错的关系,这些人读诗书,维护家族利益是必然的,正因为读过几天书,会有一些底线,执行起来比起昔年不辨良莠的猛安人,平均水平更能令百姓接受一些。到得此时,完颜康须得承认,这个环境下的宗族、士绅,是不能一棍子打死的。
猛安人里,完颜康令徒单衡加以甄别,称职者继续留用,不称职者或黜或降,力求公平。
彼时蒙古使节已经离开,于途看到张贴的告示,唤来通译问了,看到整编部队一项,眼角一跳,快马加鞭赶了回去。完颜康倒是大方,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十分不幸的是,他的这些准备,没有在南方派上用场,却要先在西方得到应验。
西夏使团还不及离开,便收到了兴庆府的紧急消息——蒙古吞完吐蕃之后,顺手斜削了西夏一片地方,像支楔子打进了腹地,几乎要在南面与完颜康的领地接壤。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