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1 / 4)
宴会隔日,数骑快马飞驰入中都城。
骑士来自多个诸侯国,各携秋收奏本,前来大营求见国君。
因西原国距中都城较远,并要统计草原新开垦的良田,奏本送到尚需时日。极有可能登基大典结束,奏本尚未出西都城。
南幽、北安和东梁国存在同样情况。
四大诸侯国和中都城不接壤,南幽国距离最远,今岁秋收统计,怕要等归国才能知晓。
相比之下,距离较近或田地有限的诸侯国更易传递消息。
散落在中都城附近的几个诸侯国,君臣两三日就传递书信,国内大小事务皆要国君过目。
这些国君既要忙于狩猎祭祀,又要费心国内政务,精力耗费巨大,疲惫成为常态。在中都城期间,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
如果已经册封世子,情况就会好上许多。
大部分政务由世子和六卿共议,送到国君手上皆为汇总。如北安国,世子瑒能独当一面,对政务军务驾轻就熟。十天半个月没有国内奏本,北安侯照样安之若素,丝毫不担心有事发生。
早些年,每逢秋收,北方诸侯国还会提心戎狄南下,给边界村庄造成威胁。
自从颢城和玄城竣工,大批人口迁至草原,彻底堵住狄戎部落南下的道路,北方边境许久未遭侵扰。
将士们闲来无事,担心骨头生锈,还要请示上峰,轮换深入草原搜寻目标。
时至今日,大半个草原难见野生狄戎的身影。
连续过几遍筛子,再强悍的部落也撑不住。
遇到扬鞭策马的诸侯国军队,别说是逃跑,趴地上投降都必须争分夺秒。不小心慢了两秒,投降做奴隶的机会都不再有。
奔雷般的蹄声传来,骑兵挥舞着长刀冲入部落。
雪亮刀锋划过,脑袋和身体直接分家,刹那间血如泉涌。
草原狄戎彻底被打怕,纷纷开始逃亡。
有的跑得不够快,被追上来的甲士抓获。侥幸未死,就会被带回双城充作奴隶。
郅玄身在中都城,暂时没空闲刷脸。
城内的氏族经过摸索,总结出一系列办法,让桀骜不驯的狄戎变得顺从。尝过氏族的手段,俘虏们立即缩起脖子,扛起锄头老实干活,不敢生出一丝逃跑的念头。
未被抓获的狄戎继续逃亡,有的深入终年不化的雪原,改变生活方式,和该地的野人混居,衍生出新的部落;有的转道向西,在攻打劫掠野人的过程中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