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2 / 5)
各国吊唁的使臣。
令人尴尬的是,从丧讯发出到丧礼进入尾声,前来吊唁的人稀稀落落,屈指可数,压根不像一个大诸侯的丧礼。
面对这种情况,东梁国上下都很难堪,却也毫无办法。
值得庆幸的是,郅玄以亲戚身份吊唁东梁侯,出现在祭礼上,让东梁国挽回些许颜面。即使西原国大军停在城外,城头仍存战争痕迹,因郅玄这一举动,也让东梁国人对他生出几分好感。
国战是一回事,吊唁先君是另一回事。
东梁国人分得十分清楚,清楚到让郅玄感到诧异。
面对郅玄的疑惑,粟虎等人很不理解。在他们看来,西原国攻打东梁国事出有因,打到东都城是依靠实力,东梁国技不如人,没什么好抱怨。反之,在他国推三阻四,对东梁国敬而远之的情况下,郅玄愿意亲自吊唁东梁侯,东梁国人这种反应实是理所应当。
“这事……”郅玄摇摇头,不晓得该说些什么。
诸侯国不来吊唁的理由多种多样,其中之一,绝对和西原国大军脱不开关系。只是所有人都忽略了这一点,或许是有意,也或许是无意。事情发展成这样,身为既得利益者,郅玄没道理揭穿。
在东梁侯的丧礼期间,郅玄短暂停留城内,东梁氏族纷纷来访。羲氏和禾氏最为特殊,走动最为频繁。两家决定举族迁移,离开东都城,前往西原国。
“暂时不急。”
郅玄接受两家投诚,却没让他们按计划动身,而是另有安排。
“稍安勿躁。”
在郅玄的计划中,此战拿下的土地不会归还。不想横生枝节,必须想方设法在短期内消化。种甜菜是个好办法,以糖入贡,分以重利,的确能堵住中都城的嘴。
但这远远不够。
他拿下的不是几座城池,而是半个东梁国。若想彻底消化,委派官吏、制定法规、加强驻军是必须,更需要多方面助力。
羲氏和禾氏举家投诚,简直是瞌睡送枕头,郅玄马上有了主意。
羲河的封地靠近五城,郅玄有意尽数归还,另外再封给他两座城,由羲氏对属民进行安抚治理,让这片土地尽快融入西原国。
禾氏的封地本来不大,郅玄大笔一挥,直接增加三倍。此举既为安定人心,也为让东梁氏族看到好处,说不定能再拉几家到碗里。
除此之外,还是给稷夫人一个交代。
当初稷夫人通过原桃送来名单,主动向郅玄送出橄榄枝。如今